 |
宋立刚展示启文花园停车位改造示意图,其中消防通道形成微循环,非常醒目。记者 王鹏 摄 |
■《消防通道成停车场 消防车无奈绕道救援》后续 半个多月来,东南商报连续报道了市区一些老小区消防通道被堵的现状。报道引起广大市民、读者网友及相关职能部门、专家的关注,不少读者、网友通过热线、网络等渠道献计献策。市文明办、治堵办和交警、消防等职能部门迅速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部分街道、社区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老小区改造过程中强调“生命通道”的重要性。 昨天,这些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及部分社区居民代表来到东南商报社参加“小区消防通道研讨会”,分享了目前所取得的经验、成果,也就下一阶段的工作推进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认为,小区消防通道被堵的根源在于停车难,进行停车位改造,增加停车位,满足停车需求是解决困局的根本,而社区、物业的后续长效管理和居民车主的自觉有序停车才是长久之道。 记者 张贻富 乐骁立 实习生 周林晔 为了消防通道,宁可少几个停车位 宋立刚 海曙区治堵办调研员 东南商报此次连续报道,对我们正在实施的老小区改造三年计划给予很大启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在缓解老小区停车难的同时,也需要把消防通道有机地融合进停车位改造中去。目前,云丰、安丰和启文花园3个社区小区的改造项目已经启动。在这次改造中,我们保证小区主干道4米以上的宽度,次干道也打通了,保证在3.5米以上,改造部分绿化和低矮灌木,保证小区内部交通微循环,不会出现断头路。在小区里施画消防通道标志标线,保证这个生命通道畅通,为此还减少了不少原来设计中的停车位。为了消防通道的畅通,我们宁可少几个停车位,因为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桃源经验”或可借鉴 尹绍宁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副局长 东南商报这次关注老小区打通生命通道的连续报道很有意义。老小区停车难现在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平均每3个人就有1辆车,而每3辆车只有1个停车位。而且更纠结的是,对乱停车的执法依据都不充分。但小区停车难毕竟是民生问题,去年我还在江北交警大队任大队长,在桃源小区搞了一个试点。当时,我们和治堵办、街道、城管,会同社区、物业、业委会,进行了广泛的民意调查并形成共识:第一保证消防通道畅通,第二才是增加车位。整个小区停车位改造花费48万元,绿化只减少了不到2%,停车位增加了近200个,还专门留出了消防通道,小区里交通组织成了环形单行。 现在一年多小区里停车又饱和了,但生命通道有了保证,交通也畅通了,邻里关系和睦了,交通事故和治安纠纷也少了。这个经验,其他老小区或可借鉴。 不过,也有个别居民提出停车位改造减少了小区绿化面积。对于这个,我建议是否能出台专门针对老小区绿化的政策,以适应目前停车难的现状。 消防通道画标志标线 石奇峰 海曙交警大队社区中队中队长 我们马路有各种交通标志标线,小区消防通道是不是也能设计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志标线。我们找到了下个月即将实施的《城市道路路内停车管理设施应用指南》,可以参照这个标准在小区进出口画网格线,在小区内的消防通道画标线,线内禁止停车。这样,社区、物业和志愿者在今后的日常管理中就更方便、更有底气了,希望这个标志标线能够成为一个样板。 曝光违停车主 形成舆论监督 郤(xì)立峰 海曙消防大队副大队长 这次东南商报的连续报道让我们很受启发,也鞭策我们在这方面继续加强研究、讨论并落实措施。我个人认为,目前对于小区内乱停车阻碍消防通道的执法问题比较棘手———交警部门没有执法权,消防部门也不能就地贴单处罚,而要走立案调查等繁琐的法律流程,在实际生活中可操作性差。 我建议,通过东南商报等主流媒体和小区LED大屏幕对违停占用消防通道的车牌进行曝光,形成社会舆论监督。此外,建议将这些违停占道行为录入个人征信系统,大幅提高违停成本。 人防技防相结合 不妨采用移动绿化 童伟星 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参谋 我长期在基层消防单位工作,深知打通生命通道的意义。我认为,畅通小区消防通道,需要人防技防相结合,比如在小区里搞移动绿化,不仅美观,而且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移开,保障生命通道畅通。根据消防规范,一辆消防车的宽度相当于2辆轿车的宽度,宽度和高度都不小于4米,转弯半径不小于12米,小区消防通道也需要达到这个要求,不然很难让消防人员及时快速地展开救援。当然,对于车辆违停占用通道的,则需要法律、道德和诚信相结合,单靠任何一个方面解决不了问题。 完善法律 解决执法难 朱薇 市文明办城市处 中心城区老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确实是普遍现象,跟城市牛皮廯等情况一样,它也涉及到好几个部门,而且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来执法,目前主要靠市民的文明素质提高来缓解改善。明年,我们文明办将与市人大接洽,想效仿其他城市,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文明促进法》,以此促进其他法律法规的完善,以使对占用消防通道等行为的执法更到位。 有车位才能买车 蔡英娣 海曙安丰社区居民代表 我认为,就算老小区改造增加了车位,也只是暂时地缓解了问题。随着车辆越来越多,新增的车位又会很快饱和。因此,我提一个“脑洞大开”的建议,能否仿效日本的做法,提供车位证明的消费者才有资格购车。 对于这个提议,在座的各部门负责人均表示因为涉及到公民权益,实施难度较大。 老小区改造将有明显改善 周斌 海曙新典社区社工代表 东南商报的这次报道在我们社区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们深刻感觉到小区主通道畅通的重要性。 新典社区所辖的启文花园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目前居民为900户。小区门口地面不平,内部通道较为狭窄。前几天,有辆化粪车就无法正常驶入。目前,启文花园已经成功申请加入了“缓解停车难,创建宜居和谐社区三年行动计划。我认为,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使小区停车难、主通道不顺畅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亟需形成长效机制 周丁华 海曙新典社区居民代表 我非常支持东南商报关注消防通道的持续报道,随着报道的推进,小区内的占用消防通道的情况有明显改观。 我担心的是,当媒体关注、各部门开展督查行动时,效果非常好,问题得到了暂时性的解决。但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返潮”。启文花园居民有的是粮丰村“原住民”,有的是购买商品房的业主,还有不少租房的外来务工人员,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使管理权责落到实处,应是主管部门下一步讨论的话题。 强化生命通道概念 周玲利 海曙安丰社区社工 我认为,老小区改造的着力点不应只是停车位改造,同时要强调‘生命通道’这个概念。这样能最大程度地确保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并有利于改造工程的推进。 此外,我觉得可否建立一个综合执法机构专门管理小区内停车、消防通道等问题。当然,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物业应经常给小区业主发短信,强调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希望东南商报这样的公众媒体能够持续关注这个问题,使市民加强对消防通道重要性的理解与认识。 消防通道也要适时调整 施美莉 海曙云丰社区居民代表 目前老小区的许多消防通道因路面改造、小区门禁设置等原因发生了变化。原来一些通向马路的消防通道由于路基抬高后变为了人行道,已经不适合消防车通行。而有的通道因周围环境的改造,变成了“三不管”的死角。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消防通道的设置进行适当调整。 海曙消防大队副大队长郤立峰十分赞同施女士的观点:“下一步,我们将会对居民提出质疑的消防车通道进行一次评估,对消防车通道的设置作出调整。” 成立专家指导小组 程国铭 海曙联丰世纪苑业委会代表 我认为,可成立一个老小区改造专家指导小组,针对每个小区不同的情况,深入调研,提出规划意见,指导社区、物业合理设置标志标线,规范生命通道的设计。 同时,我希望治堵办能将联丰世纪苑纳入2016年的老小区改造计划。 对此,海曙区治堵办负责人宋立刚表示,列入改造计划需要小区业委会先向社区、街道提出申请,随后交由上级政府部门批复。 (发言排名不分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