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在身后,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年,你会选择哪个词?这一年的中国也发生了不少大事,我们的生活也有了许多改变,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一个自己的“年度热词”。回溯这一年来的种种,2015年的365天,就浓缩在这些热词背后的故事里。 双创 这一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吹遍全国。身边很多小伙伴们,纷纷走上了创新创业的大道。与很多旧时好友再相见,对方的名片上已经多了一串“CXO”的头衔;很多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也是在创业过程中成了独当一面的“创始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于国家于个人而言,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一次历史的机遇。一方面,中国走入经济新常态,创新引领发展必然需要“双创”新引擎的强大推力,也许在一些眼下还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里,会诞生中国未来的微软、苹果;另一方面,对个人而言,无论是要实现个人理想,还是想尽早获得财务自由,创新创业都是一条捷径。在创新创业的热潮下,人们不必再禁锢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岗位上,创业去吧,那里自有一片可以翱翔的天空。 二孩 二孩无疑是今年相当令人纠结的一个词。好不容易盼到了政策的放开,不少人却又陷入生还是不生的纠结中。从“只生一个好”到“单独二孩”,再到“放开二孩”,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更多是从经济和资源的角度,希望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的难题。可是,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生或不生,却有许多现实的考量。 对70后来说,二孩政策是一项迟来的福利,已经错过了最佳生育期,高龄产子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一种考验。而孩子顺利生出来后,对已过40岁的他们来说,事业上面临压力,父母年迈需要照顾,还有没有更多的精力和体力来养育另一个孩子?对80后90后来说,供房供车养4个老人1个孩子,经济压力已经够大了,再多养上一个孩子,奶粉尿布早教保姆样样都烧钱,哪里敢任性地想生就生。 互联网+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年,“互联网+”迅速掀起热潮。到了7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更为详细地制定了“互联网+”的具体举措。“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医疗、教育、体育、养老、家政等传统行业碰上了“互联网+”,就会迸发出不一样的新能量。 首先,“互联网+”使得人们沟通更顺畅。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其次,“互联网+”风行,公众生活更加便利。今年以来医疗、体育、教育、养老家政等这些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接上“互联网+”翅膀,实实在在方便了群众。 再次,当经济领域碰上“互联网+”,便孕育出各种新业态、新模式,让市场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网红 2015年,各类网红经常抢占娱乐新闻的头条。2015年12月15日,《咬文嚼字》杂志在官方微博中公布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其中“网红”位列第九。 “网红”指备受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对于“网红”,《咬文嚼字》则直接指出,该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网红”在2015年热度飙升,和媒体纷纷爆出明星大腕与“网红”女友的恋情有关。郭富城的新女友便是最近的一例。 现在的网红不靠另类博取关注度,她们更像是一群生活在相片中的人。精致的脸庞、时尚的穿着装扮、模特的身份认证、到处旅游的照片都是他们的“网络标配”。 她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 流量 “流量费太高了。”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4月14日召开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感叹道。仅一个月后,李克强总理在5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再度明确促进提速降费的五大具体举措。其中包括鼓励电信企业尽快发布提速降费方案计划,使城市平均宽带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等服务。 然而与运营商的信誓旦旦相比,用户的苦苦等待却始终看不见真正的实惠。 近日,工信部称:截至2015年10月末,固定宽带和移动流量的平均资费水平下降幅度分别为50%和39%,完成了国务院提出的提速降费的目标。对此消息,很多网民评论道:“还没开始,怎么就结束了?” 炒股村 2015年注定是中国股市难忘的一年。从2014年的2000点到2015年6月12日的5178.19点,再到8月26日的2850.71点,短短一年多的时间,A股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先后经历了一场“疯牛”和“闪电熊”,广大投资者短暂地享受了牛市带来市值增长之后还没来得及“落袋为安”,就被屡屡发生的千股跌停击倒在地,恍如黄粱一梦。 股市的火爆,也让2015年股民的数量迅速增加。而陕西省兴平市南留村也在这场股市狂欢中登上了各大媒体。这个只有800户的村子里,有近百人在股市驰骋,因此也被称为“炒股村”。他们是众多农村股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缩影,见证了2015年中国股市的不平凡。 野蛮人 2015年,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因股权结构过于分散,在资本市场遭遇了“野蛮人”强行“登堂入室”的窘境。2015年12月,备受关注的万科与“宝能系”的股权争夺战进入白热化。12月17日晚,万科董事长王石用“不欢迎”三个字表达了对“宝能系”欲控股万科的态度。宝能集团随后发表声明回应称“尊重规则,相信市场的力量。”12月8日,万科午间突发公告宣布,股票从下午开市起停牌。万科和“宝能系”的战争正式打响。 从2015年7月至12月,包括钜盛华、前海人寿在内的“宝能系”曾先后四次举牌万科,并借此超越华润,坐上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之位。举牌所耗资金超过300亿元。 万科的股票仍在停牌中,在这场资本大战中万科与宝能系谁输谁赢,还难见分晓,这是一个资本说话的时代,这一事件给很多企业经营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