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划一的厂房,现代化的流水作业车间……规划中的宁波市肉禽蛋批发市场新址位于奉化方桥,即将破土动工。身为市场总经理的范伟生是位山东汉子,他完成了从一名小摊主到宁波菜篮子工程大管家的蝶变。 从小摊贩到管理者 2000年,从山东农村来的范伟生怀揣2000元钱,孤身一人来到宁波。跑了几天时间,范伟生在当时的禽蛋批发市场租了个摊位做猪肉生意,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他每天起早贪黑,睡眠时间只有五六个小时。经过努力,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到后来最高的一天竟能卖出100多头,日进数万元。 2009年,政府主导市场转型,旨在整顿脏乱差的市场环境,提升市场形象。范伟生向亲朋好友借钱,打算承包市场。“经营户赚钱,市场才能赚钱。”短短11个字,概括了范伟生市场管理的理念,这是他近10年摆摊做生意的经验总结。 那段时间,他每天24小时吃住在市场,为的就是随时为经营户提供服务,随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经营行为的规范,市场人气渐旺,经营户的生意开始好转,收入逐渐增加,范伟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梦想之路也开始步入轨道。 学习和责任心把握未来 范伟生深知,肉禽蛋批发市场事关很多人的食品安全,要承担起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 如今市场每年的交易额超过16亿元,连续多年成为全国肉禽蛋批发市场10强企业。 然而,创业之路绝非一帆风顺。2013年和2014年两次禽流感,让刚刚复苏的肉禽蛋市场再次遭受重创。2014年7月1日,市政府取消中心城区的活禽交易,全部改为杀白上市。 范伟生开始实施更长远的谋划: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家禽屠宰中心,引进自动流水线屠宰设备和污水处理设施,为市场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读书不多的范伟生何以能时时把握市场动态?他的回答是两个字:学习。学知识,更学做人。 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范伟生时常都在想着感恩朋友,回报社会。早在几年前,他就已经开始资助两个贵州籍贫困孩子。如今,他每年资助的费用都在5000元左右,而这个资助,他要坚持到两个孩子大学毕业。 2014年,东南商报发起在贵州从江县援建“宁波桥”的捐款活动,范伟生第一时间捐款1万元,却很少对人提起。 这些年,他至少从家乡带来500多人到宁波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如今他又在谋划一个更大的项目:在山东老家投资一个占地600亩的大型现代化养猪场,计划投资1.2亿元,年产肉猪10万头。在回馈家乡的同时,也能保证宁波市场的猪肉供应。 记者 毛雷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