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1月0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东水厂用上浸没式超滤膜

居民饮用水水质与国际接轨

  商报讯(记者 林伟 通讯员 刘拥军 魏光华 王力平)昨天,市政府召开“推进‘五水共治’,提高水环境治理水平”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市城管局宣布:运行了60年的宁波第一座自来水厂———江东水厂完成了升级改造,按国际标准安装的浸没式超滤膜生产工艺投入试运行,日制水能力20万吨,从而使市民饮用水水质有望与国际接轨。

  江东水厂作为市中心供水的主力水厂之一,始建于1956年,经过1987年、1992年、1997年的3次扩建,目前日制水能力为35万吨。

  随着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给水设计规范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供水安全性,市城管供排水部门决定对江东水厂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这次改造的最大亮点是将10万吨/日的虹吸滤池改造为20万吨/日的浸没式膜滤池。

  这个扩容改造工程在国内尚属首例,江东水厂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浸没式超滤膜生产工艺水厂。

  市城管供水部门专家介绍,超滤膜技术是近年来在国内外水处理中兴起的新技术。

  “它可以十分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颗粒物质,特别是致病微生物,能够去除水体中的细菌、病毒、致病原生物等。”与常规自来水处理工艺相比,超滤膜技术更能确保自来水的水质安全性,并且具有经济性、高效性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记者昨天在江东水厂看到,新建的膜处理车间内,有24个巨大的膜处理池组成,每个膜池有36个膜单元,每个单元有9个帘式膜组件。

  专家说,每个单元膜池内约有130万根面条似的中空纤维膜丝,水在负压抽吸的作用下通过膜丝上布满0.03微米的微孔———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的万分之三粗细———去除水体中的细菌、病毒、致病原生物等大分子物质后,进入中央集水管再汇集到总水管,生产出洁净的水。

  宁波市供排水集团董事长柳成荫透露, 即将新建的日制水能力50万吨的桃源水厂也将采用浸没式超滤膜生产新工艺。

  昨天,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也开始运行。2007年投产的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北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能力早已满负荷,二期工程不仅实现了新增10万吨/日的生活污水处理规模,还成为市区出水一级A指标的“顶尖”污水处理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