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运管执法人员正在对维修企业进行检查。(图片由市运管局提供) |
 |
宁波汽车南站去年启用。 |
2015年刚刚过去,宁波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最新出炉的《2015年度宁波市道路运输经济工作报告发布》这样描述全市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去年的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全市道路经济工作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以建设“四个交通”为引领,拓展发展基础,提升发展质量,提高服务市场和服务民生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通讯员 石莹 潘宁楠 朱笑仪 记者 范 洪/文 记者 刘 波/摄 管理工作篇 围绕至2016年率先基本实现道路运输现代化总体目标,坚持道路运输经济的理念,重点从四大方面推进行业经济转型发展,打造现代道路运输服务业。 关键词一:转型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市交通物流组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率先提出建设国家平台综合示范区,并迅速着手开展各项工作。组织部分企业参展世界互联网大会,推介一批较为成熟的市场化应用项目。把示范区建设作为重点任务,纳入宁波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和道路运输规划加以保障。加快中小物流企业联盟整合,推进农村物流发展,重点推进了宁海农村物流试点项目,累计建成2个乡镇物流配送中心和130个行政村农村邮政服务站,并在“村邮站”支撑下开展城乡货运公交项目,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道路运输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完成宁波至奉化、宁波至宁海县际班车改造,全面完成奉化市、象山县区域内农村客运班车公交化改造,基本实现宁海县境内农村客运班车整合改造。协调解决铁路宁波站枢纽全面启用后汽车南站相关配套设施、交通组织工作。积极促进农村客运发展,指导各县(市)、区按照年度计划推进港湾式停靠站建设,目前年度300个停靠站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积极营造良好市场发展环境。进一步推进甩挂运输发展,我市累计开展部级甩挂试点项目6个,部级试点项目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道路运输产业资源进一步整合。加快发展无车承运人。万联平台众筹股东企业达到60家,平台日均调度车辆350辆,实现年货运量115.2万吨,累计营业额达到2.5亿元。开展长途客运接驳运输工作,指导宁波公运集团组建接驳运输“西方子联盟”,目前我市已有8家长途运输企业向省局申领了76张接驳运输证,40台长途班车已实施接驳运输。推进驾培行业资源配置工作,全年累计新增驾培机构5家,新增备案教练车辆139辆。 关键词二:服务 继续落实重点企业(项目)联系制度。今年继续按照领导联系基层制度的要求,开展重点企业(项目)联系工作,成效显著。每季度定期由分管领导带队,到所辖行业企业开展调研走访,与企业代表进行交流,认真听取情况反映,进一步探索规范行业管理新思路。实现了运管公安部门学驾信息的数据同步,并实现了学员学时纸质审核到网上审核的转变,为学员学驾提供了便利。三区运政大队继续发挥行业管理服务卡、QQ群和短信平台作用,提升运管服务工作室服务功能;审批窗口在窗口服务承诺制、无午休工作制、预约服务制等制度基础上,深化工作人员服务意识。 继续推进行业监测分析制度。通过交通物流动态信息采集分析系统,每月采集近200家样本企业运价和景气信息,编制集装箱、危化品、普货整车运价指数和景气指数,并通过平面、网络媒体以及行业管理服务平台全面对外公开发布,完成2014年宁波交通物流业发展白皮书并发布。 继续深化行业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道路集装箱行业和道路危化品运输信息化监管。完成集装箱行业监管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全市676家集装箱企业基础信息接入平台,初步实现集装箱行业静态动态监管功能。完成驾培信息化项目推进,架构市局与省局数据对接通道,积极协助驾培行业协会,确定驾培信息项目建设主体,指导完成宁波“掌上驾培”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初步建立网上审批运行机制,推进市县审批同权改革试点,制订下放权力事项承接方案。 关键词三:监管 今年以来,全市稽查部门除了重点开展节假日的集中联动稽查行动,还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天网七号”、为期十天的长三角地区省际客运联动稽查和迎检文明城市出租汽车专项整治等行动。同时,联动联合执法进一步深入。配合开展了全市公路综合治超“铁腕二号”专项行动;与公安交警等部门通过联合发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将新国标落实情况与培训能力评估、资源配置相挂钩,引导驾培机构落实新国标。 行业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营运车辆动态监管。建立了动态监控数据定期通报机制,定期发布全市“两客一危”联网联控数据情况通报,督促相关县所、大队对相关企业监控数据异常情况进行整改。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积极拓展汽车维修救援网络体系,与81890协商拟推出车辆救援微信平台,实现救援对象和施救企业的快速对接,提升救援的时效性。全市加盟81890车辆维修救援服务网络的企业达到229家,超额率14.5%。 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多次组织开展了“两客一危”、客运市场、非法专车、工程车联合整治以及维修、驾培、货运等行业一系列整治行动,成效明显。 关键词四:低碳 去年我市加快打造低碳运输产业,深化节能减排和黄标车淘汰工作,完成首批宁波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发放。积极引导维修企业开展绿色生态维修。组织开展了绿色环保实践论坛,全市维修企业“五废”规范回收率达96%,废机油、废蓄电池规范回收率达到100%。全市导入水性漆维修企业达到70家,超额率16.7%。 加快推进智慧运管建设。整合优化行业内部信息系统,推进智慧运管平台建设。整合运政、GPS平台、从业人员、年审打印、两客一危平台、集装箱平台等行业内部数据,形成行业基础数据的整合。打通公安、安监等横向部门数据的通道,实现行业间信息资源共享。积极建立数据接口标准,推进平台间数据的互联共享。实现运政系统与“两客一危”、集装箱等监管平台的数据对接模式。面向道路运输行业企业开展短信服务试点,主动推送交通路况、行业动态等信息。围绕车辆年审、二维检测、营运证有效期等关键时间截点,探索开展到期短信提醒的服务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