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姓名:乐烨 职务:宁波多西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荣誉:2011年宁波市首批“3315计划”创业人才 2008年,80后北仑小伙乐烨从乌克兰回国,在一次平常的聚餐上,他听到做货代和运输行业的朋友在谈论集卡车物流方面存在的不便。在国外学习并从事过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的乐烨意识到,自己可以为这个领域做点什么。一年后,多西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集卡车物流”信息综合平台是该公司的核心产品。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原先集卡车物流中用电话、传真、短信等方式进行工作对接的传统,为集卡车物流插上智慧的羽翼。 “算账”是童年爱玩的游戏 1982年出生的乐烨,在童年时期就展露出对数学的喜爱。“我小时候喜欢跟着奶奶去菜场,她卖菜我算价格。后来大人看我对数字比较敏感,也有意识培养我,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了。” 上小学时,乐烨开始接触奥数,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1995年,乐烨考入镇海中学,中学6年,他先后获得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全国铜牌、全国数学联赛浙江赛区二等奖。高中毕业,乐烨前往乌克兰基辅国立大学就读应用数学(信息系统方向)专业。 2008年,乐烨获得该校信息系统硕士学位,学了技术还要学管理,同年9月,他再次入读乌克兰总统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不到一年时间提前毕业,成了一名拥有“双硕士”学位的留学生。 聊天中发现商机 留学期间,乐烨一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一边不忘进入当地信息通讯公司提升实践能力。他先后在乌克兰新电信通讯有限公司、中国华为乌克兰公司以及基辅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其中,在华为乌克兰公司,他与团队共同完成了多媒体会议电视Viewpoint系统,软终端Openeye plus(乌克兰电信)、Uniphone(海外版本)等H.323终端和SIP终端的集成及系统测试工作。 2003年初开始,乐烨与另外两名留学生开始接触VOIP(新一代语音通讯技术),通过对市面上已有的软交换技术,为企业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产品远销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销售总额达300多万美元。 “我挺享受在乌克兰的生活。那里生活节奏慢,自然环境优美。但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乐烨说,“乌克兰经济总量较小,受金融危机的波动影响很大。” 2008年,因工作原因乐烨在国内待了3个月,这是他出国留学后在国内待的最长一段时间。在一次朋友聚餐上,从事货代的高中同窗向乐烨咨询,能不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集卡车箱封号问题。“集卡车去码头提货箱时,需要提供货代公司的提单号;提到箱子后,反过头来还要将箱封号告知货代公司。之前的解决方式是集卡车司机发短信或打电话。”乐烨说,传统的流程使车队的负责人既要安排司机,又要流转提单号和箱封号,中间重复工作多,而且提箱时间多发生在夜晚,导致车队负责人难以睡个安稳觉。一旦换了中间人(比如司机,或车队负责人临时联系不上),沟通就容易出现麻烦。 让集卡车变成“专车” 2009年,乐烨拿下第二个硕士学位后到了家乡,并与同窗一起成立了宁波多西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究开发基于LBS技术的现代集卡车物流信息系统。 集卡车物流新型技术的投入使用,让箱封号信息采集、录入以及车队人员安排等工作,都能在电脑系统和移动终端上完成。车队负责人只要点点鼠标,就能分配运输任务,而接到任务的司机就能在手机上收到电子提单号;当他得到箱封号后,通过编辑微信或者扫一扫,箱封号就自动录入系统,货代公司登录平台就能查询。这个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轻了车队负责人的工作压力。加入了GPS定位功能后,还能查询车辆的运行轨迹、车速等信息,减少车辆管理风险。 乐烨说,“长期以来,集卡车物流信息化比较落后,我们开发的平台将有助于企业走出信息孤岛,物流中各相关方都能在我们平台上都能找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个市场有数百亿元的空间,智慧物流的市场蛋糕大,我们决定对集卡车物流做精做强,提升自身在专业领域的硬实力。” 下一步,乐烨打算在该平台中加入“专车”功能。“通过定位匹配,车队老板和司机可以在平台上看到这辆集卡车周围有什么货物可以匹配搭载,并且派单给司机,从而减少集卡车的空驶率,更大范围地提升车队的盈利模式,这也是我们现阶段极力在推广的一个模块。”记者 余婧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