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中国大运河餐饮发展圆桌会议在宁波举行,几十个大运河沿线城市的餐饮协会和餐饮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就“餐饮产业的转型与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 “2015年宁波市餐饮业销售额在36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了17%,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餐饮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其中300亿元的销售额是由限额以下(年销售额一定规模以下)的中小餐饮企业所创造的。”宁波市餐饮业与烹饪协会会长张民柱介绍说。 最近两年,“小而美”餐饮企业在宁波快速成长,特别是一些注重口味和品质,会讲故事,又擅长互联网传播手段的特色餐饮企业。 “未来餐饮企业的竞争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供应链、信息化、国际化。未来国际品牌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市场。本土的餐饮企业只要牢牢抓好粉丝、屌丝和中产阶级这三类人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上海餐饮协会常务副会长、小南国集团董长王慧敏说,“每家餐饮企业都要专注做一种客人。未来餐饮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不能把自己的品牌卡到同类企业的第一位,就很难活。因为第二名只是让消费者有认知,第三名就活不下去了。”他认为,未来餐饮企业一定要有转变,应该聚焦单品和爆品,把某一个菜品做出特征、做出极致、做到火爆。 “未来餐饮企业的出路是做大和做精,做大就是做大众连锁,做精就是走特色化之路。宁波有不少成功的‘小而美’餐饮企业,有的只是一家粥店,一年能赚一两百万元,有的只是40平方米的小餐馆,做得好一天能创造1万元的销售额。”宁波市餐饮业与烹饪协会执行会长郭海浩认为,未来餐饮企业的方向是小型化、标准化、智能化、资本化,未来餐饮企业应该和旅游、文化、娱乐等结合,尝试不同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走突出特色。 记者 孙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