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1月28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幼峰代表:

让医联体更方便居民看病

  商报讯(特派记者 张昊 杭州报道)针对居民“看病难”,2014年市第一医院等5家医院与下属29家二级以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组成首批五大医疗机构联合体。一年多过去了,医联体让居民看病更方便了吗?省人大代表、宁波市第一医院副院长许幼峰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医联体就是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就一院情况来看,普通门诊人次出现了下降,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率则在走高,医联体正在发挥作用。”

  不过,在他看来,这个新生事物还是有不少瓶颈,老百姓在看病过程中还有不少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居民如果在综合性医院住院后想转到社区,实际上无法顺利转院。”

  许幼峰说,这是因为各地信息化建设各自为阵,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基层医疗机构与综合性医院之间、不同的医联体之间难以实现全大市信息共享,因此转诊患者的医疗信息无法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有序对接。

  为此,他向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建议,提出要鼓励探索建立紧密联系的医疗联合体。促进医联体内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同质化。特别要加快信息一体化建设,实现医联体内多数据元融合、数据共享。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

  老百姓看病,总希望身边就有好医生。许幼峰说,为了给基层医疗机构“输血”和“造血”,市第一医院率先开展了“导师制”和“社区首席医生制”,从传统优势学科中选拔出近40位副高以上专家,到医联体内的基层医疗机构定期坐诊;同时免费接收基层医院医护人员进修,选拔优秀成员单位医师到上级医院进行全科门诊。

  医联体将优质资源下沉,在百姓中知晓度还不高。许幼峰认为,这与医保配套政策不足有关。“不同等级医院门诊、住院医保基金支付比例的差距,尚不足以引导促进市民社区首诊、急慢分治、梯度就医、合理诊疗。”

  他举例说,虽然宁波的城镇职工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比在三级医院住院医保基金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成人城乡居民医保人员在三级医院住院,根据住院费用金额享受68%~78%的基金支付比例,而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则可享受75%~80%基金支付。上述政策看似基金支付有所提高,但尚未大幅拉开的支付比例不足以吸引患者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

  许幼峰因此在建议中说,大幅提高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保支付比例,才可能让更多的参保人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初诊或住院,既而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