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2015年网上交易市场成交额对比 (单位:万元) |
互联网的兴起,带来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虚拟经济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迅速抢占市场。 顺应形势,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网络经济的培育扶植,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电商扶持政策,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电子商务园区,构建“一城两区一中心”、“多园多点”的电商发展空间布局。 发展看数据 ●全市共有各级电商园区24个,“淘宝村”(农村电商)159个。重点网络经营主体92家,其中第三方交易平台34家、自营购物网站11家、团购网站9家和重点跨境(进口)电商38家;入驻天猫、淘宝等市外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商品交易的企业约3000余家、个体商户4万余家。 ●2015年,已登记的网上交易市场总数25家,同比去年新增2家;网上交易市场成交额7588亿元,同比增长352%。其中网上消费品市场成交59亿元,同比增长110%;网上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7529亿元,同比增长356%。 ●保税区跨境贸易发展红火,截至2015年12月31日,累计获批试点企业达386家,正式上线运行企业139家,累计销售达29亿元。 ●2015年,宁波市监管局举报投诉中心共受理与网购有关的申诉共1388件,同比去年的813件,上升了70%。从投诉类别看,商品类投诉占比较大,2014年占了总量的76%,2015占了总量的78%;从投诉对象来看,主要集中在生活消费品网购者对天猫、淘宝等平台内的网商及团购网站内的网店。 监管夯基础 监管部门充分利用现有的总局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及省工商系统网络经营监督管理平台,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定向搜索和实地检查,进一步摸清和完善网络经营主体情况并建档。比如,对200家ICP许可证及经营性网站一级域名进行核查,核实仍正常开展活动的网络经营主体165家;根据市场主体年报公示信息,认真核对涉网主体信息,纠正信息错误的289家。 2015年11月6日,北仑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各基层分管所长与干部对辖区内从事网络经营活动的15家企业单位,开展集中行政指导,重点解读目前与网络经营有关的法律法规。参与企业负责人直言:“这样面对面讲解法律法规,通俗易懂,而且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直接提问,很有效。” 查处有突破 2015年,全市查处涉网违法案件(已结案)179件,罚款363万元。同比上年,结案数、罚款额分别上升97%和208%。 红盾网剑专项行动4个月时间共查处案件(结案)142起,占了全年案件总数的近80%。从案件类型来看,违法广告、不正当竞争及假冒商标占了前三位,分别占了总案件数的29%、23%和22%。 网络交易平台格式合同条款审查有所加强和突破。如余姚局收集了辖区余姚生活网、青年优品网等6家网站的网络服务合同,发现了这些格式合同包括免除自身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权利等不公平条款22条;象山局发现某团购网的用户协议中有内容涉嫌排除经营者因违约依法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对其作出行政处罚,此案也成为我市首例网络交易平台“霸王条款”案。 通讯员 张淑蓉 刘伟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