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口岸是国内进口废物原料主要口岸之一,近年来废铜变渣土、铜废碎料变废铁屑等贸易欺诈事件频发。近日,宁波检验检疫局相关工作人员在镇海口岸检验检疫又成功截获了一批“狸猫换太子”的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对进口废物原料贸易相关方敲响了警钟。 前不久,宁波检验检疫局废物原料查验人员查到一批美国进口废电机,在核对完箱号和封识并实施箱体外检验检疫后,发现箱内是一排大小一致的水泥墩,但是报检单证上清楚写着的是“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发货地为美国,货值达27833.60美元。 在通过调查之后,初步判断是供货商被上游客户欺骗,装箱时被掉包。该案因存在重大商业欺诈嫌疑,为了确保国门安全,切实维护正当贸易人的合法利益和进口废物原料贸易秩序,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的调查之中。 依据国家固体废物进口目录,这些来历不明的水泥墩均属于明令禁止的进口固体废物。该局依法将上述货物全部退运出境,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和快速反应机制,发布口岸检验检疫警示通报,实施布控。同时在检验检疫部门的督促下,供货商同意赔偿收货人相关损失。 面对不断增多的废物原料进口欺诈现象,宁波检验检疫部门表示会加大监管和预警,同时提醒进口企业要提高警惕,挑选诚信度高的供货商。采购进口废物原料时,进口商可从供货商过往供货情况、员工数量、企业对采购货物的环保质量控制水平等方面考量供货商的资质。如果遇到把握不准的情况,进口商还可以联系我国驻外使领馆及境外检验机构请求帮助。一旦遭受欺诈,一定要第一时间向监管部门反映,以便发布风险预警,将风险和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 记者 劳育聪 通讯员 吴宗涛 张国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