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春 黄历里那些不靠谱的事 农谚常说“春打六九头”,这是因为从冬至开始入九,偏偏今年是“春打五九尾”,立春恰逢“五九”的最后一天。 千万别小看这一天之差,在传统农耕社会的观念里,立春时间前后差一天,年景是不一样的。这从流传至今的民谚中就可窥见一斑: “春打五九尾,家家迈不开腿;春打六九头,家家喂上牛。”说的就是立春若在“五九尾”,年景会变得困难。反之,年景就会宽裕很多。 但矛盾的是,有些地方特别喜欢“春打五九尾”,因为可以“家家啃猪腿”,而很忌讳“春打六九头”,因为要“家家卖耕牛”。 还有今年和去年一样,立春赶在春节之前,有些老人认为立春在农历新年前不是好事,这样一来,当年就成了“无春年”,甚至“寡妇年”,不宜嫁娶生子。 事实上,无论是“春打五九尾”,还是“春打六九头”,抑或立春和春节的错位,都是我国历法计算出现的“巧合”,跟吉凶祸福无关。 按历法推算,立春一般是在阳历2月3日到5日其中一天,是可以变动的,因此难免会出现“春打五九尾”的情形。 同样,春节一般是距立春最近的一个初一,而农历一个月不一定满30天,因此就会出现春节和立春错位的情形。 当然,也有特别凑巧的时候。比如1992年,立春巧逢春节,也就是正月初一;而接下来最近的一次立春巧逢春节,则会出现在2038年。2000年,立春巧逢除夕;2019年,立春又会跟除夕“撞”在一起。 关于咬春宁波人要知道的事 “咬春”的风俗早在唐代就已盛行,诗人杜甫在《立春》一诗中曾有“春日春盘细生菜”、“菜传纤手送青丝”的描述,说的就是立春日咬春的习俗。 “咬春”的食物各地有不同,最简单的,就是买个萝卜回来啃,生萝卜的口感有些辛辣,古人便赋予其“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的寓意。 在我们的生活中,“咬春”吃得最多的是春卷。品尝春卷中包括的新鲜蔬菜,才符合其“咬春”之意。 将春卷列为立春日食品,始于唐,盛于宋。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春卷)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古人把春卷可以做得这么考究。眼下,超市里各式各样的速冻春卷很多,但宁波人偏好素春卷这一口。从菜市场拎点荠菜、豆腐干回家,洗净、剁碎,加点芝麻油、盐,搅拌均匀,就是春卷的馅料。 听老人家说,吃春卷要从头吃到尾,取其“有头有尾”的吉祥寓意。 记者 石承承 实习生 傅佳璐 罗欣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