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电话的女孩 人到中年后,渐渐发现,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很奇妙的缘分。你跟一些人,就算见面再多,也只是陌生人,而跟另一些人,似乎注定会发生一些故事。 就像二十年前,那个被陌生女孩接听的电话,就是命运为我安排的戏码。 高中的时候,我是班上的文艺积极分子,不仅是学校文学社的红人,还跟几个同学一起创办了书法社。 小芸(化名)就是在社团活动中与我熟稔的。她是个假小子,一头利落的短发,说话大嗓门,却很喜欢书法,常常与我一起临帖,一起切磋,我们还曾一起跟着社团拜谒过王羲之故居。 她总是与我称兄道弟,我也把她当哥们看待,学习与生活中的小事,我都愿意跟她说,但就算独处,我们也从不“来电”。 这份友情,一直延续到大学。我们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上学,但友情并没有因为距离而削弱。 那时还没有手机,我们常常写信给彼此,还在信中附一张近期最满意的字帖。 后来宿舍装了电话,我便用IC卡打电话给她。 那天,学校一连发生了好多事,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给小芸。 拨通了她的宿舍电话,响了几声,接电话的声音却异常温柔悦耳,我敢保证,就算小芸捏尖了嗓子,也绝对发不出这样的声音。 “我找小芸,她在宿舍吗?” “小芸不在,你是周立吧。” 我又惊又喜,没想到这个陌生的女孩竟能准确地说出我的名字,想来小芸没少在宿舍里提起我。 我以为对方在得到我肯定回复后,顶多再说一句“一会儿再打过来吧”,没料到的是,这个声音甜美的女孩,竟跟我攀谈起来。 她说她叫瑶瑶(化名),一直听小芸说起我,也很欣赏我的书法。 那时的我,听到别人几句赞赏,便飘飘然了,话也多了起来。 因为有小芸这个共同的好友,我们的话题自然多了起来,第一次打电话,便聊了二十分钟。 挂电话之前,她弱弱地问了一句:“可以跟你做笔友吗?我对文学和艺术都很有兴趣。” “当然可以啊。”对那时的我来说,多一个可以交流的朋友,就多一次练笔的机会。 鸿雁往来频繁 第一封信是瑶瑶写给我的,她的字迹娟秀飘逸,跟她的声音一样美妙动人。 她告诉我,读大学之前,参加过家乡的书法比赛,获得过不俗的成绩。 上了大学,感觉世界好大,想学的东西很多,曾经挚爱的书法,反而被抛到一边了。 也是因为喜爱书法,她跟小芸是宿舍里最谈得来的朋友,小芸什么事都告诉她,包括我的事。 她满满当当地写了三页纸,那种认真劲力透纸背,我也不好意思回复一封简短的信,也写了满满三页。 就这样,我几乎每个月都能收到小芸和瑶瑶的信。后来,小芸的信,渐渐少了,有时候只是瑶瑶信里附带一个便笺,瑶瑶的信还是保持一个月一封。 这样的鸿雁往来,持续了一年多,我们对彼此的喜好都有很深的了解,却还不知道对方的长相。 从声音和字迹给我的感觉,瑶瑶应该是一个五官清秀、身材纤瘦的窈窕淑女。 大三那年,我们终于有了一次见面的机会。 瑶瑶来找同学,那个同学就在我所在的城市。 瑶瑶来之前问我,我们在火车站要见一面吗? 我自然答应了,我对她的外表一直很好奇。 那天下午,我很兴奋,特意穿上一双新鞋子。一个我曾勾勒过无数遍形象的人,马上就要出现在眼前,她是否真的如她的声音一样柔美呢? 她帮我剥鸡蛋 我们之前在信里约定了时间和地点。可是当我如约而至的时候,那里站着一个神情倦怠的女孩,我自然把她当作路人,擦肩而过,继续寻找瑶瑶的身影。 我在火车站门口转悠了半天,最后又回到正门口,那个女孩仍在,而且正在等待着什么人。 我走了过去,望了望她,她脱口而出:“你是周立吗?” 那样熟悉的声音,却与她整个人完全对不上号。她的声音清脆婉约,像山中的清泉琤,可是她皮肤黝黑,整个人穿得十分臃肿,还有些驼背。 我的喜悦顿时一扫而空,但还是很有礼貌地跟她打了招呼。 我知道以貌取人并不对,可还是一时无法接受这样强烈的反差,好久都没回过神来。 我陪她进了候车室,找了两个空位坐下。我们延续着信里的话题,聊学校发生的事,也聊未来的打算,毕竟一年以后,我们将面临大学毕业。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苹果,慢慢地削好,递给我。我惊讶地接过,一边吃,一边听她用好听的声音,跟我说话。 我总是有一种错觉,感觉她的身体里面住着一个如她嗓音一般美好的女孩,只是她被平凡的外表包裹起来了。 吃完苹果,她又掏出一个鸡蛋,细细地剥了壳,还没等我拒绝,就塞到我手里。 我并不喜欢吃茶叶蛋,只是她的热情让人难以拒绝,我便整个囫囵吞下了。 不久,她便上了火车,我也回学校了。 回去以后,我们的信件少了下来,不知是她敏感地察觉到我的冷淡,还是因为大四实习与择业的压力,总之到了大四第一学期末,我们几乎失去了联系。 如今回想起来,假如那时候我主动写信给她,或是言谈热络一些,也许她还能做我的笔友,甚至能超越友情,成就一段因电话与书法结缘的浪漫爱情。 可是我没有。 年轻的我,心里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总以为心中的那个她,是一个美丽温柔的女子,肌肤胜雪,明眸皓齿,娇柔安静地站在我身旁,美得像一幅画。 经历了世事,才发现幸福的人生不过就是一杯茶,一盏酒,一个女人爱你的一切,陪你闲聊,为你削苹果、剥鸡蛋。 当我明白这些的时候,已是太迟太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