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阎肃先生留给周静书的手稿。记者 王鹏 通讯员 陈家燕 摄 |
著名艺术家阎肃逝世后,大街小巷都在放他的歌。 这名德艺双馨的老人一生留下了1000多部作品,其中不乏代代相传的经典,比如那曲著名的《化蝶》———“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配上婉转悠扬的小提琴曲,总在不经意间触动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 昨天下午,他的手稿《化蝶》被送到了梁祝文化公园,宁波市民很快就能看到大师的手迹。 赠送手稿的是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静书先生,这一纸“化蝶”他珍藏了15年。因为这个千古传唱的爱情故事,阎肃和宁波也多了一层特殊的渊源。 这层渊源始于2001年中国文联的一次会议上,周静书回忆,当时他作为宁波的代表参加会议,酒店房间和阎肃老师的安排在一起。晚饭后两人闲聊,说到了“化蝶”。周静书说,他的家乡,就是梁祝故事最早的发源地鄞州。宁波和鄞州,在梁祝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阎肃很感兴趣,一时兴起,轻轻地哼起了自己作词的《化蝶》。 那是阎肃在改革开放初期根据陈钢、何占豪创作的著名小提琴曲《梁祝》填的词,在198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过后,《化蝶》红遍大江南北。多年来,美丽的旋律一直蹁跹在人们心里,成为“死生契阔”最浪漫的诠释。周静书看到阎肃投入的表情,也被打动,试着问他要一份手稿,对方欣然同意了。 在周静书的回忆里,这位当时已经到了古稀之年的老人随手拿了酒店的一张白纸,一边哼唱,一边回忆,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来。中间几度修改,一共花了半个多小时,就像重新创作一样。 他签完自己的姓名后,又觉得修改过的不够严谨,于是认真地誊写了一份。这让周静书十分感动,在他看来,原稿更有价值。 这纸“化蝶”他珍藏了15年,惊悉阎肃老师辞世后,他郑重向梁祝文化公园捐赠了这份珍贵的手稿,以永恒纪念这位热爱梁祝、创作精湛音乐作品的艺术大师。 昨天下午,梁祝文化公园总经理严友祥已欣喜接到了周静书捐赠的阎肃老师的《化蝶》手稿,他们将择时在梁祝文化博物馆展出,并决定动工兴建阎肃《化蝶》歌词手迹碑,他们希望更多的人记住阎肃老师,记住“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的爱情绝唱。 记者 王鹏 樊卓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