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画 章丽珍 |
“某女士,您好,请问您需要投资理财吗?我们是……” “张××爸爸您好,您的孩子现在学习怎么样,要不要参加我们的培训班……” 信息时代,不是“电”来“电”去,就是“网”来“网”去,接到陌生的推销电话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有些电话对方居然可以直呼你或你亲人的姓名,甚至对于你在哪里上班、孩子在哪里上学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通讯员 张淑蓉 华碧川 案件回放 为什么自己的个人信息对方了如指掌?这些个人信息对方是怎么得来的?如此任意侵犯使用是不是合法?近日,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以重罚对此做出回答:宁波市海曙区纳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因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得到保护的权利”,责令当事人改正并罚款25万元。 宁波市海曙区纳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思公司”),2010年1月设立,是一家从事教育咨询服务的机构,公司位于海曙区天一豪景,隔壁就是与其有关联的宁波市海曙区纳思教育培训学校(以下简称“纳思学校”)。 “纳思公司工作人员不断给学生家长打电话,为的就是帮助推销纳思学校的培训业务。”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稽查支队徐永辉科长为我们说起了整个案件的始末。 去年7月,该支队接到一位自称是知情人士的举报,说这家培训机构经常打电话给学生家长,不但直呼姓氏,而且对孩子姓名也很清楚。随即,支队就部署了一次针对该培训机构的突击检查,在现场,检查人员发现了一个二层阁楼,在阁楼的一个小单间内,放置有办公桌、电话座机,以及一大堆打印的个人信息材料,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父母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信息条数上万条。涉及的学生信息分别来自我市惠贞书院、兴宁中学、广济中心小学、镇明小学等多家中小学校。 “学生信息之多、之详细,均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在现场就对纳思公司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笔录调查,并对现场全部学生信息资料均予以查扣。”徐科长介绍说,自2012年6月开始,为帮与其关联的纳思教育培训学校教育培训业务拓展客户,纳思公司负责人通过个人渠道购买到上万条载有宁波地区学生姓名、学校年级、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内容的详细个人信息,在没有征得学生及学生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交由公司工作人员逐一向家长打电话进行询问推销,以此增加纳思学校教育培训业务以获得利益。 法律(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之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也有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警示提醒 目前,因各种原因,要查实泄密源头还十分困难,因此,日常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至关重要。比如妥善处理快递单等含有个人信息的纸质单据,尽量不要进入不规范的网站、论坛并留存相关个人信息,不随意为了成为某某会员或获得某项优惠服务而详细登记个人身份信息。近期,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也将部署专项行动,打大对违法违规侵犯、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的查处力度。如果您有相关的经历或线索,请拨打12315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