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既是当前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城市交通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何管好路边停车,既是维护城市环境和道路通行条件的基本要求,也是利用停车收费管理遏制私家车过度使用,调节交通出行结构的有效手段。在现代城市管理中,这个手段一定要运用起来。 目前,宁波跟国内其他城市一样停车问题十分突出。有专属停车位建设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单位、居住小区尤其是老旧居住小区停车普遍困难问题;有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严重不足,导致公共场所及道路停车秩序混乱问题。 尽管宁波有针对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条例,将道路停车收费管理职责从交警部门统一移交到了城管部门,城管部门这几年也在采取措施,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先进的技术、有力的措施,事实上道路停车管理并没有得到强化,如果路边停车再不建立有效的机制,采取先进的技术,实施强有力的措施,由停车导致综合交通问题,那么,宁波这几年的交通治堵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其实,国内外并不缺乏针对城市停车的成功经验,比如深圳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停车管理模式。 首先在制度上要理清职责,再次修改《宁波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条例》,将路内停车收费的管理职责重新交给交警部门。各级交警部门,负责辖区道路停车及道路停车设施的规划、设置和管理,并委托依法成立的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日常管理工作。 路边临时停车位使用费属于公共道路资源占用费,上缴市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发展公共交通和公共停车、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治理交通拥堵、交通科技创新等工作。 全覆盖实施道路停车三级管理,即重新全面排查全市所有道路,重要交通性道路路段严格禁止停车,不影响通行的有条件的道路设置固定停车位,其他道路按实际情况设置时段性临时停车位。全市统一实施全覆盖停车收费,分路段、分时段、路内路外、地面地下差别化收费。 取消咪表,开发建设全市统一的先进的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实现非现场电子支付,远期将不需要任何操作,直接通过车上的电子标签射频支付。配套建立建设人工配合管理、违章处罚、停车收费提醒、停车诱导、公共及市场化停车资源接入、社会停车资源措施共享等机制体制、配套政策、技术手段。 记者 范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