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滑蜥。(李超摄于奉化万竹) |
3月1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公布,名录包括5大类81种,其中爬行类新增的包括“宁波滑蜥”。 “宁波滑蜥”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还陌生,市民李超曾在去年目睹过这个家伙的“庐山真面目”。当时,在奉化万竹山间一片灌木丛里,一只长约90毫米的“宁波滑蜥”正趴在石头上晒太阳,身上散发出淡淡的金属光泽。 “宁波滑蜥”的背部一般为古铜色,可随温度和光照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可能与其机体的体温调节和逃避天敌有关。而蜥体的腹面的色彩多样,雄性的一般是青黄色至鹅黄色,而雌性的则是灰黄色且隐隐有粉红色。 “宁波滑蜥”绝大多数时候是“独行侠”,警惕性很高,一般只有等到繁殖期,“宁波滑蜥”才有可能聚集。之所以被冠以“宁波”的名号,是因为该物种模式产地在宁波,简单来说,“它可能是在宁波被发现的。” 据相关资料记载,“宁波滑蜥”还有北方亚种,分布于河北、辽宁、江苏等地。 除被新增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外,“宁波滑蜥”还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此外,我国体形最大的珍稀蝶类“金裳凤蝶”也被列入了该名录。2009年,市昆虫专家林海伦首度在宁波山区发现“金裳凤蝶”的身影。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