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公安队伍中的女民警们犹如“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备受呵护。而只有真正走近她们,感受她们的工作,才能真正体会到更多时候,她们就跟男民警一样,拼杀在一线,甚至为此付出更大代价。 值此“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这些从刑侦、治安、缉毒、看守所、法医、出入境、特警等岗位走来的女民警,用她们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才做真正的“专业”。 记 者 石承承 通讯员 季妙娅 /文 记 者 王 鹏 /摄 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不是因为坚持,或许张英超就跟很多女同事一样,待在很多人认为更适合的内勤岗位上。偏偏她是个“爱折腾”的人。大学毕业分配到市公安局江东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领导安排她做内勤,她却悄悄准备了勘察箱,跟在男民警后面出入各类犯罪现场。 “难道你不怕吗?”一些命案现场,就连男民警有时也不忍直视。 “我觉得死者很可怜,我一定要找到凶手。”听起来有些初出茅庐的青涩,却是张英超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技术中队3年,她共勘查现场120余起,比对确认指纹90余枚。在得知分局成立视频信息中队时,张英超又主动请缨,成为一名侦查员。每一个摄像头后都藏着她那双尖锐的眼睛。 同事问她“你当侦查员后,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她说:“我的眼睛越来越亮了!”这听起来像是一句玩笑话,但就在成为侦查员的第二年,她立了人生第一个三等功。 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缉毒一线,危机四伏。作为余姚缉毒一线唯一女民警,王芳敏一干就是10多年。 几年前,在侦破一起特大贩毒案件中,王芳敏和3名男侦查员秘密跟踪至毒贩的落脚点。就在实施抓捕时,惊险的一幕出现了:3名身强体壮的毒贩奋力反抗,试图做最后一搏。 没有半分迟疑,王芳敏赤手空拳与贩毒团伙首要分子张某展开了长达10多分钟的搏斗,最终在同事的帮助下,将对方制服。 此役现场缴获毒品海洛因108克,破获了当时余姚历史上收缴毒品量最大的一起贩卖海洛因案。 王芳敏还被多家部门聘为“讲师”,到余姚当地12所中小学,16所民工子弟学校等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讲座。在孩子们的眼里,她可是个说话温柔的老师。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小娟(化名)因为跟一名女子抢男朋友,将对方捅死。在她被执行死刑前,特地托人给市看守所管教民警黄健燕捎来一句话:“在看守所的这一年,是我感觉最轻松的一年。” 在看守所的一年,黄健燕隔三差五就会找小娟聊天,从日常生活聊到人生经历,尤其是在遇到诉讼阶段变化时,她还会更加留意小娟的心理波动。 对于管教民警来说,“管”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耗费她们更多精力的还是“教”,需要长期保持高度的警觉。 黄健燕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一待就是15年,除了日常的监管工作,她还要协管艾滋病监室,常与艾滋病患者零距离接触。“刚开始,也只敢隔得很远跟对方说话”,如今在谈话时,也会拍拍对方的肩膀,握握手,虽然只是小小的变化,但对被监管对象来说,却是极大的尊重。 便引诗情到碧霄 “90”后警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宣传处民警金瑾是“宁波交警”微信号小编之一。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90后”就像是“草莓族”,承受不起挫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差强人意。 2013年,刚参加工作的金瑾被调到江东交警大队从事宣传工作。面对陌生的工作内容,她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宣传水平,迅速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也正因如此,她被推荐调入交通警察局宣传处,从事“宁波交警”的微信服务工作。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金瑾三不五时地就会给自己充电:为了做好微信,她和同事专程去无锡学习交流;为做好群众工作,了解群众心理,她还报名参加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课程,并顺利通过考试。 天工人巧日争新 自2007年进入公安队伍以来,蔡巧娜一直在奉化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从事法医检验鉴定工作。虽说“十年磨一剑”,可随之而来会不会是重复工作的倦怠感? 这个问题如果让蔡巧娜来回答,或许她会给出否定的答案。 在从事法医物证检验鉴定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参与了DNA实验室的规划、筹建工作。在她的努力下,DNA实验室一次性通过了省公安厅的验收并投入使用。 近几年来,针对当前DNA检验工作需求量越来越大的变化,蔡巧娜带领DNA实验室全体同事开拓思维,苦练技能,改良方法,在微量DNA物证检验、混合版检验等疑难检材的检验上取得突破,并在一些重特大案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侦查破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成为打击破案的新增长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即便是在休产假期间,仍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通过指挥中心解决多起涉外报警事件。 在很多人看来,这像是网络上流传的段子,却是发生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受理科科长宣晓萍身上的真实经历。 无论是在出入境管理局受理窗口工作,还是在出入境管理局出入境窗口工作;无论工作内容多繁复、枯燥,和自己的专业相去多远,宣晓萍始终秉持“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 “只要自己踏实肯干,在哪个岗位上都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阶梯。”宣晓萍说。 在出入境管理局外管科工作期间,宣晓萍开动脑筋,分析整理了大量历史数据,提出不少业务改进措施。而她的视力从原先的1.0下降到0.4,但全市外管登记管理准确率确从原来的80%提高到了近99%。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为浙江警察学院反恐防暴专业毕业的第一批女学员,胡碧云如今是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防暴大队一中队的特警,还是蓝鲨突击队队员。 “霸王花”,听起来很酷炫,但在一片雄性荷尔蒙的包围下,不仅享受不到“花”的待遇,还得每天跟着男队员一起进行高强度的魔鬼训练。 2014年9月,经过层层选拔,胡碧云准备参加江浙皖沪华东协作区比武。 就在比赛前一天,胡碧云右手食指指肚被嵌在钢板靶上的弹片划开一道近1厘米长的口子,鲜血直冒。 要知道,右手食指指肚刚好是扣扳机必须用到的部位。胡碧云咬牙忍痛踏上比赛场地,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胡碧云说,作为一名女特警,尽管脸上比同龄人多了几缕细纹,但她从来没后悔过。唯有不断强化专项业务技能,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护需要保护的人。 弯弓征战作男儿 同事们说“女汉子”三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薛红艳,她更像是穆桂英。 薛红艳是市镇海公安分局骆驼派出所的教导员,但无论是当年在派出所当一名普通的内勤,还是在如今的领导岗位上,“拼”是她一以贯之的工作特色。 在担任内勤时,薛红艳曾保持近50天连续加班到晚上11点的记录。 2013年“菲特”台风来袭,大量警力被抽调到受灾最严重的余姚一线,薛红艳坐镇派出所,连续加班导致她严重失眠,没有一句怨言。 跟着男民警一起参加24小时值班、巡逻、设卡、执勤、办案之余,在面对群众时,薛红艳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曾有辖区的老人向薛红艳诉苦外孙女落户难,经过薛红艳多方协商,这个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而老人逢人就感叹“小薛真是比亲女儿还要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