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母女俩在沙滩上画出了一个心型图案。 |
 |
母女两个人的旅行是常态,因为先生的工作跟舞台有关,双休日基本没空。 |
 |
金燕婷曾经在宁波汽车南站工作多年,排队买票的场景非常熟悉,只是这一次,是排队给自己买船票。 |
 |
登上渡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拍。 |
在农历牛年、虎年、兔年、龙年、蛇年、马年、羊年春节后,东南商报先后推出了7组特别报道———“原生态笔记·记录我们呼吸与共的宁波”。猴年春节刚过,我们第8次出发,去倾听、去记录,我们期望凭借这些局部的、细节的记录,留下一份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微历史…… 第8年 记录时间:2016年2月20日 记录地点:舟山秀山岛 记录者:商报记者 樊卓婧 “顺风顺水,没啥变化。” 采访金艳婷的第8年,她给我发了这么一条微信。 对着这条微信,我呆坐了很久。 在哪儿采访她呢?为了让每年的照片都不同,我绞尽脑汁:从车站到机场,我一次又一次地去过她的单位,也去过她的家,陪着她给女儿买书,陪她看望加班的先生,我们一起吃过饭,喝过茶…… 时间也不巧,节后上班的第一周约她,说是只有周末和下一周才有时间,我很纠结:周末我们要去舟山采访,而下一周,要忙市里的两会报道了。 “不要着急,”她说,“总有办法的。” 后来商量的结果,就是周末她和我们一起去舟山,就当带娃出去玩一次。 “你总是这么焦虑干嘛?”出发的时候,她笑嘻嘻地看着我,“你看,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本版图片 记者 戚颢 摄 要接受孩子和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去的地方,是舟山的秀山岛。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两个30多岁的女人,话题总离不开日常琐碎。 “这一年真是乏善可陈”,她拉了拉身边的女儿嘟嘟,“除了上班,就是管她。” 嘟嘟上三年级了,高了,也胖了,但眼角眉梢继承了母亲的清秀,笑起来温婉可人。 采访金艳婷的每一年都会说到孩子,从小时候的童言妙语,到兴趣的变化,到关于将来的种种设想,但最终,和多数家庭一样,一切都会为学业让步。她也纠结:到底要不要让她去学奥数? “老师说,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尝试,以后总是多点选择,如果平时表现一般,那就算了。” “这不是等于没说”,我不以为然,“有哪个家长愿意承认,自己孩子资质平平呢?” 她笑笑:“但你反过来想,我们自己都是平平常常的父母,凭什么要求孩子有过人之处呢?” 她说,如果硬要说心态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以前一心想培养出一个方方面面都优秀的孩子,把《好妈妈胜地过好老师》之类的育儿书当作圣经,事事都按照书上的来;但现在,心里放松多了。 “你的孩子今年读小学,也会遇到很多事,但是,你不要急,也不要教条,要学会等。”她劝我,很多亲子书都太强调‘技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什么,但什么教育方法是正确的,争论了几千年都没有定论。“你要接受她的不完美,也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对和错没有那么重要,孩子自己会慢慢纠正,并且按自己的方式蓬勃成长。” 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车开到舟山的洋山码头,我们排队买票准备摆渡。 码头上旅客熙熙攘攘,一个年轻母亲带着两个四五岁的孩子出来,两个男娃追着跑,母亲排队管不过来,金艳婷很自然地帮她看了一会儿。她给孩子们买了话梅和饼干,并且找到开水把他们的水壶灌满。 话题又转到二孩上,早在她当省、市两级人大代表的时候,一次次在两会上听到放开二孩的建议,一年年过去,建议终于变成现实。政策的变化,影响着成千上万个普通家庭的选择和计划,朋友碰头,总会有意无意地问起:“是不是该要个老二了?” 这个念头早在多年前就在她心里蠢蠢欲动过,现在几乎已经彻底放弃。“说说容易,但真的变成一种可能以后,就会想到很多现实问题。有个朋友为了要老二,把房子换大了一倍,又背上一两百万元的债。代价太大,我们不想折腾了。” 但不管怎么说,以前没有选择,而现在可以,这就是一种进步。 说到进步,她又想到去年有一次去嘉兴,到当时刚刚启用的汽车南站去坐车,顿时眼前一亮。 这是她的老单位,我们曾在那里采访过她多次,后来她去了机场,车站搬到了鄞奉路,如今车站又回来了,只是候车厅比原来大了很多,售票窗口也多了。她站在能照出人影的大厅中央,只觉宽敞明亮、赏心悦目,看着身边的人来人往,一时间百感交集。 再回来,曾经的3561班班长只是一个普通乘客,大厅里带着同样微笑服务的大多换成了90后,她几乎都不认识。不过几年,一切焕然一新。 城市的改变大概就是这样,点点滴滴,无声无息,在不经意间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你每年都问我有什么变化,”她说,“其实变化总是有的,就是不要急。” “不急,再等一等” 冬天的海岛很安静,沙滩没什么人,嘟嘟很开心地踩出一个个脚印。海风中还带着寒冷,但丝毫没有影响母女俩的心情,金艳婷随手捡了根树枝,在沙滩上画了个大大的心。 这个年纪,渐渐有了随遇而安的心境。 沙滩上面是一排海景别墅的售楼处,那一片错落的白色小楼已经竣工,明亮的落地窗和深蓝色的阳台点亮了小女孩的眼睛,她说,这好像公主的城堡。 售楼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请她们进去看看,她的介绍让人心动:这里有真正的私人沙滩,是度假胜地;夏天旅行的人多,可以投资做民宿;而且不贵,“最便宜的那1套,才70万元。” 金艳婷专注地听着,不置可否。她现在住的地方,在市中心的老小区,虽然交通方便,但毕竟拥挤而陈旧。她有换房的心思,但也不急于这一时;她当然喜欢这里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景房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是,毕竟太远了,总不能把家安在岛上啊。 不过,她还是愿意多看看,多听听,说不定哪一天,梦想就实现了呢? 采访之后没几天,京、沪等一线城市楼市疯涨,带动了宁波的房价,一时间周围的人都在讨论买房。我问她,你动心了吗? “不急,”她笑着说,“哪里会一直这么涨下去,再等一等。” 我流水账一样地记录,突然发现,“不要急”是她今年劝我最多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