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明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繁星点点 闪耀爱民爱岗的光辉

  2015“身边的感动”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记者 刘波 摄

  他们普通,他们平凡,却用朴实言行丈量着文明的尺度———或以大爱诠释人性的温暖,或以质朴作出无私的奉献,或以义勇呈现品格的崇高,或以信念支撑岗位的坚守,如细流涓涓,汇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航道。

  从去年开始,中共宁波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在市级机关中广泛开展了首次“身边的感动”评选工作,经过深入挖掘和广泛推荐,160个先进个人与群体脱颖而出。

  昨天,2015“身边的感动”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举行,隆重表彰其中10位典型人物。他们的身影,如繁星点点,闪耀爱党爱国爱民爱岗的光辉。记者 张昊 

  1 “看到办事群众深锁双眉,我会难受”

  “看到办事群众深锁着双眉,我会难受;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我从心底里开心。”在昨天的颁奖典礼上,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处受理科负责人王营定的话依然朴实。

  跟他接触过的人都说,王营定特别热心肠,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会帮您办好的,放心好了!”

  “还没遇到过公安窗口单位为我们老百姓想得那么周到的。”市民陈师傅是骑电动车来办审批手续的,等他办完事出去一看,发现车胎竟没气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王营定得知后,随手就拿出平时备用的电动充气泵。

  近年来,在王营定的倡导下,窗口推出了“五个一”便民举措:一个便民箱,有老花镜、一次性雨衣、电动充气泵等;一个医药箱;一份办理指南;一本值班笔记;一台冷热饮水机。受理科的民警说,窗口准备的一次性雨衣、各种急救药等应急用品,都是王营定自己掏钱买的。

  提前一小时上班,晚半小时下班;先办急件再送孩子去医院……王营定把服务群众当作使命,每年上万件事项无一投诉,他所在的窗口,多年连续荣获市行政服务中心优秀窗口称号。

  大爱为怀,“最美养老院院长”何雪玲同样把她服务的老人视为至亲。作为市民政局老年疗养院院长,她常说:“老人们来我们中心养老,他们就是我们的长辈,应该怀着儿女一般的孝心为他们服务好。”

  怕老人滑倒跌伤,就找人安装了防滑地毯和扶手;怕老人从椅子上摔落,她就一张张椅子试坐调整;怕老人磕到边边角角,就找人把所有桌角柜角都包上……老人们说道:“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何院长。”

  2 “两个不知道”的警察

  不知道下班,是他受命忘其家的真实写照,他把从事的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不知道吃饭,是他击鼓忘其身的日常状态,他把担负的任务,看做生命的价值。他以忘我的姿态,唤醒那些曾经触碰法律底线的人们。

  黄湖监狱一监区一警务区指导员叶向荣,被同事称为“两个不知道”的警察。他经常埋头在生产线上工作,有的时候一个新产品上线了,他就一直关注着,监督产品质量,往往忘记了下班。他总是为了工作废寝忘食,忘记了吃饭。特别到一监区后,面对警务区生产项目大换血造成的产值落后的局面,面对陌生的手工生产流水线,他焦急万分,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而忘我工作的同时,“不吃饭”竟不知不觉中成了他的常态。

  同样废寝忘食,坚守平凡的岗位、枯燥的流程,爱岗尽责,还有宁波海关审单处驻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叶波。

  2014年,宁波海关先后启动了关区审单模式优化、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所有的工作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在专业审单平台切换前的一周内,叶波与关区其他业务精英一道,聚精会神地在电脑前进行设置和测试,常常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接踵而至的改革任务让他“马不停蹄”,甚至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可偏偏这时他的脸部出现了皮脂腺囊肿,医生建议尽早手术。由于工作任务紧、经常外地出差,手术一拖再拖。直至2014年11月,他才抽空去医院做了手术,可当天下午就又被工作拉回办公室。

  3 追梦虽辛苦,心里却是甜的

  “这些年,我和团队伙伴们一直致力于甬优种业的生产、繁育、推广。因为我们的努力,许多农民群众粮食丰收了、生活富裕了,虽然辛苦但心里是甜的。”

  勤奋不辍,一粒种子可以奋发,一个梦想可以改变世界,也让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燕投身农业。

  1980年,她带着一粒种子能改变一个世界的梦想,毅然选报女生极少眷顾的农业院校。毕业后,来到宁波市种子站,当了一名农业技术员。之后,她常出现在田间,滑倒在充满粪便污泥的稻田里,双脚经常被瓦砾碎石划得鲜血淋漓,她全然不顾,执意要当一个播种者。

  30年来,王晓燕把心血和汗水撒向她挚爱的泥土,把致富的希望送给农民朋友。每年,起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去农村。2000多个种子销售站(点),她少说也要跑几百个,有时还不止去一次。她下乡的路程长达40多万公里。30年来,王晓燕和她的团队共推广水稻新品种近40项,帮助农业增产15亿多公斤,助推农民增收30亿余元。

  在自己的岗位上投注了专业梦想的,还有宁波检验检疫局的陈贺海,他把本职工作做到了极致。陈贺海不仅是业务能手,熟练掌握X射线衍射仪等多台套大型设备,解决比较复杂的固体废物原料检验鉴定中的系列问题,也已经成长为国内国际专家,他主持国内首个20万吨级铁矿石自动取制样装置性能自主验收项目,开国内自主验收之先河。他还是铁矿石国标委委员和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最年轻的中国籍注册专家,有效提升我国铁矿石国际标准话语权。

  昨天的典礼上,他说:“干检验检疫工作的,精细精准是我们的灵魂,它直接关联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利益;技术技能是我们的生命,它决定了国与国之间利益分配的砝码。”

  4 用爱心点燃他人的希望之光

  大爱温暖人心,把自己的全部热忱与爱心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一位是铿锵秀美的女警花,行善助学、救难帮困,她以一己之力,托起成百上千困难家庭儿童的明天;另一位则一次次深入偏远贫困山区,一次次亲临农民工子弟学校,执着地用爱心点燃这些儿童的希望之光,她们是市公安局的季妙娅和市经合局的常巨萍。

  从2006年开始,季妙娅每年组织市公安局妇委会委员走访慰问江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新阳小学,送上学习用品和图书。去年六一前夕,她主动联系宁海县贫困小学大蔡小学,为185名小学生送上学习用品。

  在“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中,季妙娅主动结对资助贵州省天柱县两名一年级学生,一直资助他们完成初中学业,还不定期寄送衣物,写信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一花独放不是春”,季妙娅在自己做善事的同时,积极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和公益组织。2014年,在她的积极倡导下,市公安局妇委会组织热心社会公益的女民警、女职工、女协辅警128人,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

  从事经济合作(对口扶贫)工作二十几年来,常巨萍一心扑在工作上。她一边不畏艰辛深入实地调研,务必使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尽可能多的援助;一边积极奔走号召宁波市的爱心企业家和社会爱心人士投身于扶贫助困的慈善事业中来。她曾多次来到江东仇毕小学、鄞州长丰学校、江北灵峰学校等民工子弟学校和江北恩美(残疾)儿童福利院助学献爱心;多次慰问鄞江安养院孤寡老人、宁海沙地下贫困户、革命老区余姚梁弄镇横坎村困难群众。50多次到黔西南、黔东南贫困山区小学,每一处都留下了常巨萍和她的“爱心团队”的足迹,每一处也都播下了爱的种子,并且在那里生根发芽,绽开绚烂的花朵。

  5 把服务对象当亲人一般对待

  “只要我工作一天,我就要把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义务。”这是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投诉受理科张海英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审判员刘磊桔,也是把兼职当专职干,乐当一名“小巷法官”,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法律服务。

  在长达12年直接面对和受理旅游消费者投诉的工作岗位上,张海英始终坚持用爱心、恒心、耐心、真心和信心从事维权工作。2013年至今,她共受理旅游投诉(咨询)3万余件,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每起投诉(咨询)均能得到妥善解决,有效维护了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她的眼里,消费者投诉无小事,只要是涉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她都会全力以赴,最大程度地减少旅游消费者的损失。

  2013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小巷法官”试点工作正式在朱雀、中山两个社区启动,作为第一批“小巷法官”,刘磊桔参加了启动仪式,活动当天就接待群众咨询60余人次。现场,一位老伯与刘磊桔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对社会现状极度不满的老伯,在刘磊桔面前抱怨不停。刘磊桔耐心倾听,等他的不满情绪得到充分宣泄后,再进行心理疏导。此后,老伯成了“小巷法官”的忠实粉丝。刘磊桔每次去社区提供法律服务,老伯都会准时参加。心里疙瘩难解时,他便到市中级人民法院直接找刘磊桔。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导,老伯开始用宽容的眼光看待社会。

  做“小巷法官”虽然占用了刘磊桔不少休息时间,但刘磊桔觉得很值,能为和谐社区建设出份力,又能第一时间了解民情,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