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警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开展心理拓展游戏,让他们变得更加乐于沟通和自信。 |
这是一封来自小学五年级孩子的来信。他在信中说,老师平时对他要求过于严格,甚至已经到了严苛的地步,让他感到“压力山大”,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信被悄悄塞在江东公安青年志愿服务队放在学校的流动“警察信箱”里。或许在这个才念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眼中,这些曾给自己来上过班会课的年轻的警察叔叔、阿姨是比老师、家长更好的倾诉对象。 江东公安青年志愿服务队中有仍在警校学习的实习民警,警校“准军事化”的管理,让他们对孩子口中的“严苛”感同身受,于是提笔给孩子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 江东公安青年志愿服务队是一支很年轻的队伍,今年年初刚刚成立,隶属于江东公安分局团委,由分局的青年民警组成,目前下辖三支队伍:“警学服务队”、“警社服务队”、“警企服服务队”。 “警学服务队”是三支队伍中最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从今年3月初开始,已经在位于江东的朝晖实验学校开展了三次活动,每次活动都安排在周三班会课。 这看起来和以往那些进校园搞一次活动的志愿服务团队有些不同。 “每所学校搞三次活动,是我们特别安排的,希望通过更长时间的相处,在师生和民警之间建立一种感情,让师生多了解民警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让民警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江东公安青年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张英超说。 如果没有这个特别的安排,那个五年级的孩子或许不会提笔在信中写下自己的困惑。 “你们下次什么时候来?”每次活动结束,孩子们总会围着民警问。因为他们发现,每次活动的内容都不一样,充满了新鲜感。 既有像“如何提取自己的指纹”这种能让孩子们动手参与的刑侦勘察小实验;也有能让孩子们大开眼界的巡特警、消防装备展示;还有能让孩子们安静聆听的实习民警讲述警校的故事;更有特别邀请市公安局心理咨询团队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进行心理拓展游戏…… 孩子们可能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三次活动,民警们做了一个多月的准备,安排哪些内容、制作PPT、设计问答环节,都是一次次“头脑风暴”的结果。 孩子们听到的课,民警们都要先讲给自己的同事听一遍;孩子们玩的游戏,民警们都要先自己玩一遍,看看哪些细节有待改善,更符合孩子们的需求。而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利用民警们的业余时间来完成的。 活动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和以往单一警种的志愿服务不同,江东公安青年志愿服务队集合了全局包括刑警、治安民警、网警、巡特警、消防等多个警种的年轻力量,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提供志愿服务。 “在今后‘警校服务队’的活动中,我们还将根据教育部门、学校的实际需要,推出有针对性的志愿活动,甚至可以尝试‘点菜式’的志愿服务。”张英超说。 “警校服务队”的活动只是整个江东公安青年志愿服务队的一个缩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警社服务队”、“警企服务队”也将陆续开展活动。 记 者 石承承 通讯员 朱君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