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草莓大量上市的时候,草莓价格也一路走低。不过市场上常常能见到个头快赶上鸡蛋的大个草莓,这让不少消费者感到担心,这样的草莓会不会有膨大剂?怎么才能分辨膨大剂过量的草莓呢?记者 劳育聪 孙美星 通讯员 蒋丹蕾 价格降了一半 个头越大的越贵 眼下正是草莓大量上市的时候,和上月相比,售价降了不少,3月初的时候,每公斤零售价还要30~40元,如今只有16~20元,批发价更是降到了每公斤8~12元。 价格低了,吃草莓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看到个头太大的草莓,不少消费者还是感到有点担心。昨天下午,记者在江东华严菜场旁边的一家水果店里看到,一盒盒红彤彤的草莓按照个头大小分开摆放,个头小的每公斤16元,个头大的每公斤20元。“太大的不好,会空心,不敢吃。”一位正在挑选草莓的消费者说,看到特别大的草莓她总是担心,不知道是不是膨大剂用多了,而且有些个头怪异的草莓也不敢买,她只挑顶端尖尖的草莓,觉得这样的草莓才正常。 专家:膨大剂并非“洪水猛兽”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宁波检验检疫局的相关专家。该专家说,膨大剂本质上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主要作用是为了让植物保持生长,按照功能性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生物制剂和化学制剂两类:生物制剂的功能性物质主要是植物体内本身所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酶蛋白和有机酸;化学制剂以调节剂和诱导因子为功能性物质,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 该专家介绍,膨大剂的使用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果农在植物自身所带的生物物质含量不能完全满足自身生长需要的情况下,通过补充生长调节剂来给植物补充营养,进而促进植物的物质富集和营养分配,使果实成长、膨大。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植物面临不良环境时,喷洒化学制剂的膨大剂,从而刺激植物产生细胞分裂素等激素,使其继续生长。 针对市民担心膨大剂是否对人体有害这一问题,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毓洪说,“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无需对膨大剂感到惊恐,其毒性非常低,甚至比食盐还要低。”事实上,草莓果农一般会在温度低的时候才使用膨大剂,其间会喷洒两三次,从草莓开花到结果,膨大剂已经降解得差不多了,在果皮中不会有残留。 此外,检验检疫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来说,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膨大剂对人体存在伤害。“但过犹不及,一旦喷了过量的膨大剂,果蔬会非正常膨大,这种催熟的果蔬个头比正常长大的果蔬大一两倍,形状也变得比较奇怪,如西红柿变尖、西瓜裂开等。”专家说,至于使用多少算是过量,国家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标准,相比之下,消费者尽量不要选择那些外形严重畸形的水果。 提醒:从外形可判断 是否用了过量膨大剂 如何辨别使用了过量膨大剂的水果?王毓洪的意见是,主要看其外表是不是畸形。 以草莓为例,使用膨大剂的草莓个头超大,果形不整且能轻易掰开,且掰开后是空心;而正常草莓颜色红艳有光泽、色泽均匀,多数若鹌鹑蛋大小。 此外,检验检疫专家表示,用了过量膨大剂的草莓会呈现着色不均的样貌,消费者在观察后还可以通过摸的方式来判断:用了过量膨大剂,其泛青部分摸起来比较硬,发红部分显得特别软,表皮非常薄,轻轻一摸皮就会破,而正常草莓摸起来能感受到它富有弹性,且软硬度适中。 对于眼下正大量上市的樱桃,王毓洪表示,同样也可以通过观察果实是否畸形来判断其是否喷了过量的膨大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