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0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修《竹山胡氏宗谱》捐赠仪式昨在天一阁举行

竹山胡氏曾创科举史上罕见辉煌

  昨天上午,慈溪竹山胡氏后人把新修的《竹山胡氏宗谱》捐赠给天一阁博物馆。这套宗谱共8卷,于2015年12月印成,线装一函八册,共印180部,古色古香,朴素精美。

  记者 陈也喆 通讯员 应芳舟

  《竹山胡氏宗谱》编委会秘书长胡君毅介绍,2014年3月,因发现祖上旧谱早已失传,编写组成员便根据相关线索,先后赴河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地,联系胡氏后裔。调查梳理胡氏历史源流,同时在省内外的图书馆、档案馆查询,收集了胡姓各祠堂的家谱多种,查清了竹山世系。

  编写组的成员年纪都比较大,最小的也有60多岁,最大的已经80岁,不懂电脑,全靠手写,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历经一年半,终于编撰完成这本宗谱。

  胡君毅说,胡氏的先世居住在豫章奉新县的华林(今属江西省奉新县)。唐朝末年,华林胡琼出仕为常州刺史,于是在常州晋陵县(今属江苏省常州市)安家落户。

  五代时期,江淮多战乱,江南则相对安定富庶,所以南迁者比较多。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胡琼之孙胡从自晋陵县安上乡胡桥村,辗转迁到余姚县柏山。今余姚和慈溪两地的柏姓,多为柏山胡氏。

  柏山胡氏是名门世家之后,有着良好的文化底蕴。北宋庆历间,胡穆就高中进士,这是有史记载的宋代余姚第一位进士。南宋时期,仅长房胡谅之后五代之内共出进士7名,另有举人14名,足见胡氏家学渊源对于后裔人才成长的影响之重大。

  最显赫的是“醇儒”胡宗伋一家。醇儒,是指学识精粹纯正的儒者。胡宗伋的儿子胡沂由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胡宗伋的妻子莫氏博通经史,不仅传授子孙儒家伦理,同时还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她晚年撰《胡氏家训》,又名《莫太夫人家训》,被后世柏山胡氏子孙奉为至宝。南宋大儒朱熹曾称赞这部家训“且尽切且易也。人能熟而诵之,便是圣贤”。

  南宋中期,胡涌入赘龙泉乡竹山闻氏,成为竹山胡氏始祖。之后子孙繁衍,历代多有外迁分居。远的有山西大同派,近的有湖塘下派,子孙另立宗祠念祖堂;东山头派,胡邦彦任河南汝州知州,其子胡一鸿授南京工部主事;宏桥派,子孙另立宗祠惇裕堂、孝义堂;另有光池山派、李家岙派、剡岙岭下派、湖清垫派、丁郎岙派、沙河头派、南山脚派、胡阳畈派等。

  竹山胡氏各支在竹山合建宗祠柏垂堂。烛溪湖塘下与宏桥二支另建宗祠,另编宗谱。其中湖塘下派在明代有胡轩、胡安、胡维新、胡敬辰连续四代高中进士,创造了中国科举史上罕见的辉煌。

  除了文脉渊远,竹山还是慈溪最大的杨梅产地,也是口味最佳的“荸荠种”杨梅集中产地,闻名遐迩。

  大诗人李白吟诵杨梅的诗篇,也被收入《竹山胡氏宗谱》的卷首,增加了宗谱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