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不眠夜,眼前总是您和队友2月29日早上离开单位时候的场景,‘我出去一趟啊,马上回来’。未曾想,这一去竟成永别。”今年2月29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北仑大队霞浦中队常务副中队长谢旭亮带领协管员张春平等3人,到霞浦一处违法建筑进行核查并通知整改。在执法过程中,谢旭亮和张春平突遭违建人袭击,两人各身中十余刀,不幸因公牺牲。 “您常常说自己很少能睡个安稳觉。”同是霞浦中队队友的严维娜,在日记里掩不住内心悲痛,“站在您的遗像前,站在您的墓碑前,我似乎听到您说‘这么多年了,我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个完整觉了’。”记者 张昊 通讯员 金旭孟 “我恨不得每天有72个小时” 自2002年进入北仑区城管执法局以来,谢旭亮每天早出晚归,一年365天,有300多天都在工作。严维娜回忆说:“有一天早晨,还未到上班时间,我看到他背靠在办公室里的椅子上眯着眼。我问他,昨晚又没回家休息吗?”他回答我:“我担心有人晚上会偷倒渣土,昨晚去巡查了一番,回来后就不知不觉在椅子上睡着了。” 在负责大港工业区行政执法工作期间,辖区内凤洋一路菜市场门口经常有无证摊贩与执法人员打时间差,一大早就开始占道摆摊,天亮离开的时候在马路上留下一地垃圾。谢旭亮每天凌晨4点就带领队员对菜场周边进行整治。经过长达两个月的整治,凤洋一路已基本看不到流动摊贩,而谢旭亮却因为长期睡眠不足头发白了一大片。 严维娜说,谢旭亮常常说自己从来没睡个安稳觉,不是半夜被队友的电话叫醒有急事要处理,就是自己惊醒感觉时刻有要事发生。“有时候在他处理完一起渣土乱倾倒事件,或者是偷盗矿产资源案件,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回到单位时,我问他是否顺利,他总会长舒一口气,‘我恨不得每天有72个小时,还好问题终于解决了,但是真的太累太累了’。” 城管工作忙起来,饭无定时、常要加班,这些对张春平来说也已是习以为常了。在工作现场吃午饭,以中队值班室为“家”,张春平毫无怨言。人家说:“你干得这么多,也不去争取点福利?”张春平笑笑说:“习惯了!你看我们队长自己都这么拼!”在中队里,他的话最少,协管队员们却一致公认他干的活最多。 被拳打脚踢,却始终不还手 这些年里,霞浦的角角落落,谢旭亮、张春平不知道走了多少遍,无论什么行动永远冲在第一线,永远站在最前面。由于恪尽职守、亲力亲为,时常要面对当事人的谩骂甚至是殴打。 很多时候谩骂的起头是因为他们公正执法,完全不受利诱所动。开展渣土整治过程中,常有人找到谢旭亮,希望他能行个“方便”,但每次都被他严词拒绝。去年1月,霞浦中队依法对一辆无证清运渣土车进行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次日该车主就组织人员冲击霞浦中队,在谢旭亮的办公室里扇他耳光,并且拳打脚踢,威胁要对他的家人下手。而身体壮实的谢旭亮始终没有还手。 这件事让谢旭亮的哥哥谢旭明有些难以理解。他告诉记者:“都到办公室来打人,连人身安全都没有了,有这样文明执法的吗?你猜他怎么回答我,弟弟说:‘宁可人负我,我不可负人’。” 张春平是霞浦本地人,有些老人看着他长大,便不把他执法当一回事。有一次,霞南村张老伯想把自己种的菜快点卖掉,就直接摆到马路上。张春平巡查过来看到该摊位是隔壁邻居还是同一族的,就亲切地跟他打招呼,然后请他摆到指定位置。张老伯心急火燎:“阿伯卖卖自己种的菜,你也要管!”张春平仍微笑着,握着他的手,轻轻地说了一些话,但态度却很坚决。张老伯心情慢慢平静下来,最后还是搬到了指定位置。 主动帮助摊主联系摊位 从安徽到宁波来的周柳松,一年前在北仑凤凰菜市场边开了家水果店。对于城管队员劝导流动摊贩的工作,他表示很理解。“流动摊贩多了,常会阻塞交通,特别是一些乱扔垃圾的,人走后地上一片狼藉。”周柳松说,“谢旭亮、张春平这些城管队员办事认真,该劝导的就劝导,态度很好,有时碰上一些年纪较大或者行动不便的摊贩,还会帮着搬东西。如果没有这样尽职尽责的城管队员,菜市场外面的秩序肯定不能看了。” 对待商家和流动摊贩,谢旭亮总是告诉身边的队友,要学会“换位思考”。去年6月,谢旭亮在执勤中碰到一起贵州籍中年妇女占道设摊案件,了解到摊主无一技之长,又只身带着一名四岁女儿生活,确实存在实际困难,谢旭亮和队友们开展柔性执法,帮她在附近菜市场联系了个摊位,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占道经营问题。 为了践行“人民城管为人民”的理念,2014年,谢旭亮在霞浦中队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敬老服务、幼儿园护航”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其中与霞浦敬老院结对服务成为一项日常活动。 今年63岁的周汉亚,曾是霞浦敬老院院长。她说,霞浦城管中队的队员们,每个月都要来敬老院两次,帮忙擦窗子、扫地,还帮老人剪指甲,陪老人聊天。谢旭亮、张春平就是其中特别积极的。老人家最怕的是寂寞,每次城管队员们一来,老人们就笑脸相迎,乐呵呵的很高兴。“城管队员们做本职工作就已经挺忙了,他们还不忘抽出时间和精力来敬老院做志愿服务。这些小伙子,我特别喜欢。”一位老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