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有句老话叫做“二月放鹞子”,说的是每年到了农历二月,日光渐暖,东风渐起,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眼下,农历三月刚刚开头,遇到风和日丽的周末,不少人还是会带着孩子去附近的公园、绿地放风筝,顺带放松心情。 放风筝,看似不过是一项轻松的娱乐休闲活动,可若是粗心大意,难免还是会遇到意外。 一条风筝线的“杀伤力” 小林踩着脚踏车急匆匆地朝公园而去。当天是周日,他和几个老乡相约一起放风筝。 对于自己放风筝的技术,小林是倍儿有信心。他说,以前在老家,每年春暖花开,他都会陪妹妹一起去公园放风筝,每次他都是放得最高的那一个。 这回,他信心满满,要在老乡面前露一手。 骑过这段路右拐便是公园大门了,小林铆足劲,加快了踩脚踏车的速度。 突然,他觉得脖子好像被什么东西勒了一下,隐隐有些痛。他伸手摸了一下,没发现脖子有啥异样,便不以为意,继续往前蹬着脚踏车。 公园入口处的草坪上,小林的老乡已经等候多时。小林冲他们挥了挥手,下了车,朝草坪小步跑去。 一阵火辣辣的痛感袭来,痛得小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几个老乡赶紧围过来,仔细一瞧,发现小林脖子上不知何时多了一道细长的伤口,正往外渗着鲜血。 大伙儿一下慌了神,赶紧向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求助。经调查,小林脖子上的伤口是被一条细线割破的,而这条细线来自于挂在路边一棵树上的风筝。 万幸的是,小林的伤口不深,没有伤及性命。 风筝线越细,伤害越大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一条细细的风筝线哪有那么大的“杀伤力”?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弹簧秤试风筝线的拉力。当弹簧秤的指针指向4公斤时,风筝线的角度仅仅是发生了轻微的改变,风筝线的紧绷程度可想而知。 那么,在风筝线紧绷的情况下,会给人造成怎样的伤害呢? 有人曾用肥皂进行模拟:将风筝线打成绳套套在肥皂上,再用2公斤的拉力拽动绳子,仅1秒,绳套就在肥皂上留下一道深达2厘米的口子。 当一个体重为50公斤的人,以每秒5米的速度撞上风筝线。假设风筝线的直径为1毫米,人身体部位和风筝线接触距离为3厘米,时间为1秒。那么,这段风筝线作用在人体上的压强约为8.3兆帕,相当于大拇指指盖压上了83公斤的重物。 当风筝线越细,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 遇到意外,及早割断线 每年到了放风筝的时节,人们经常能在公园、绿地以及路边的树上看到不少被人的遗弃的风筝,细长的风筝线随风飘扬。 之前的实验已经证明风筝线虽然纤细但韧性极强,一旦以一定速度接触到物体,就会产生不可估计的“杀伤力”。 因此,大伙儿如果在放风筝时遇到风筝线断了,不要弃之不顾,而要及时做好断线和风筝的回收工作,不能拿其他人的生命安全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买单”。 尤其是当风筝坠落到马路等车来车往的地方时,一定要赶紧将风筝剪断,避免风筝线被车轮带起,割伤自己或他人。 路人在途经放风筝集中区域或看到有废弃的风筝挂在路边时,要放慢速度,适当远离,同时要注意风筝的运动轨迹,以免风筝当头砸或被难以发现的风筝线割伤。 大家在选择大型风筝时,最好采用轮滑式线圈,而不要使用需手工缠绕的线板。因为当快速放线或者风比较大的时候,为控制住风筝,不少人会下意识攥紧手上的风筝线,很容易出现手指被风筝线割伤的情况。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在放风筝时尽量戴手套。 此外,要尽量选择在空旷的场地放风筝,同时要尽量远离电线杆、树木等。 如果风筝不慎挂在电线杆上,又不凑巧遇到下雨天,风筝线缠绕在电线上极易导致线路短路,造成大面积停电。而且,遇到阴雨天,挂在高压线上的风筝绝缘能力降低,人若不小心碰到风筝线,极有可能当场触电。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卢淑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