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风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日韩的梁祝传说有何不同?

  ●为什么跟日本人讲梁山伯,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打游戏?

  ●中国版的梁山伯是个榆木疙瘩,为什么韩国版的梁山伯却很机智,他早就知道祝英台是女孩?

  ●为什么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十八相送”,到韩国以后变成了“柳叶传情”?

  4月15日,作为东亚文化之都·2016宁波的开幕活动之一,“中日韩梁祝文化传播及当代价值主题论坛”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梁祝传说,在宁波孕育产生,逐渐向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辐射开来,陆续流传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也衍生出各个版本的梁祝故事。

  当天下午,中国、韩国、日本的梁祝专家聚集一堂,跟大家分享梁祝传说在韩国与日本的流变。

  记者 陈也喆/文 章丽珍/绘 

  梁祝首先传入高丽古国

  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静书说,唐宋时期,梁祝传说首先从中国传入高丽古国。

  五代十国至宋代时期,浙江余杭籍的唐代诗人罗邺有一首七律诗《蛱蝶》,被高丽王国载入《十抄诗》。

  现有的韩国藏本《十抄诗》是一本唐诗选本,收录了中晚唐时期白居易、杜牧、皮日休等人的七律诗,其中就有《蛱蝶》:

  “俗说义妻衣化状,书称傲吏梦彰名。四时羡尔寻芳去,长傍佳人襟袖行。”

  这可能是现存最早流传到国外的梁祝故事,也是至今最早反映梁祝化蝶的文学作品。

  到了宋代,在《夹注名贤十抄诗》中,还在注释后加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传》。

  在这个传里,祝英台女扮男装,梁祝同堂读书,梁山伯访问祝庄,合葬化蝶的情节,已经十分完整。

  梁祝故事为什么那么早就传入高丽?

  周静书说,当时明州(宁波)是宋朝与高丽交往的最主要的口岸。当时的高丽朝廷,也收容了不少德才兼备的中国人,其中大多数为明州、泉州、福州人。这些人很有可能传播了梁祝故事。

  有传播就有地域化的改编,带有深深的韩国烙印。尽管故事的精神内核没有改变,但在一些故事情节上,韩国版的改编显得更俏皮。

  善于用柳叶传情的祝英台

  韩国首尔大学中语中文系博士、全南大学中语中文科的李珠鲁教授说,韩国的梁祝故事里有一个“柳叶传情”的情节,是中国梁祝故事里没有的。

  话说韩国的梁山伯去汉城(首尔)读书,半路上口渴。他看到有个少女在井边打水,就去向少女讨水喝。

  少女给他倒了一碗水,又摘下新鲜的柳叶飘在水里。少年喝完水,问她为什么要放柳叶。

  少女说,水太凉,怕你喝得太急,所以放一片柳叶,减缓喝水的速度。满头大汗的时候喝水,会得病。

  梁山伯听了非常感动,便与少女攀谈起来。少女得知他要去汉城读书,劝他与她哥哥一起去。

  少女说完这话,便小跑到屋里,向父母撒娇,要去求学。父母拗不过她,她便迅速女扮男装,假装自己就是少女的哥哥。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才一起踏上求学同窗之路。

  最后,祝英台要离开之前,与梁山伯一起洗澡。她在柳叶上写下自己是个女子,并表达了对梁山伯的爱意。

  柳叶顺水漂到梁山伯的身边,他终于明白了祝英台的心意。

  李珠鲁教授说,柳叶在韩民族传统民俗中是顽强的生命力、青春和爱情的象征,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柳叶往往作为男女喜结姻缘的象征。

  机智的韩国梁山伯

  李珠鲁教授说,“十八相送”是梁祝的经典桥段,在中国人眼中也是最精彩的千古绝唱,在韩国的梁祝故事中,却从未出现过。

  “十八相送”桥段中,祝英台一步步走,一步步暗示,梁山伯一程程送,却憨憨傻傻的,任凭祝英台百般暗示自己是个女子,他仍旧像个榆木疙瘩一样。

  韩国的梁山伯就聪明多了。在一起求学的时候,梁山伯就怀疑祝英台是个女孩。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怂恿祝英台玩男孩之间常玩的游戏:看谁撒尿撒得远。

  祝英台当然是个聪慧的女子,她巧妙地渡过了这一关。

  可是梁山伯并没有死心,他一直细心观察着祝英台的一举一动。

  洗澡的时候,祝英台提议自己在巨石的上面洗,梁山伯在下面洗,正好用石头挡住彼此。

  梁山伯洗着洗着忽然发现,从上面留下来的水里有血,他立刻反应过来,祝英台来例假了,她是个女孩。

  可是这血水也有可能是身体有伤口啊,因此梁山伯还是不能完全确认。

  有一次,他借故拍了一拍祝英台的胸脯,发现她胸脯鼓起,这才确认她百分之百就是个女孩。

  如此说来,相比韩国,中国的梁山伯不仅愚钝呆萌,还特别儒雅内敛,追溯到含蓄的中华文化,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日本年轻人更喜欢“梁山泊”

  日本学者渡边明次是一位中国文化爱好者,尤其热爱中国的梁祝传说。

  74岁的他,历时数年研究,先后十几次来到杭州、宁波,请教了周静书等专家学者,考证出梁山伯是一位公元4世纪的清官,20岁当上县令,在一次清理河道中,积劳而亡。

  他还将梁祝的故事翻译成日语书籍,在日本自费出版,还参与策划了日语版的话剧《梁祝》。

  但让他觉得遗憾的是,这么美好的传说,在日本,只有一部分学者知道,年轻人中几乎没人知道梁祝的故事。

  渡边先生说,在中国,梁祝的故事常被比作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是日本人都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却少有人知道梁祝。

  其实,在日本的网站上,随处可见梁祝故事的介绍,但那些都是对中国古文献的引用,所以都不是真正的普及。

  更让他觉得哭笑不得的是,在日语中,“梁山伯”的发音与日本人最热爱的《水浒传》中的地名“梁山泊”完全一样。

  因此,每当他试图跟学生讲起梁山伯时,他们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梁山泊好汉,甚至是一些享乐嬉戏的画面。

  因为在日本,有很多酒吧和游戏厅的名字,就叫做“梁山泊”。

  他无奈地说,周静书先生邀请他来宁波,希望他能尽可能搜集梁祝在日本的研究成果。

  可是除了渡边先生自己出版的书,以及古野浩昭氏的《绍兴日记》外,几乎就没有其他研究性的著作。

  渡边还联系了日本漫画家皇夏纪,她曾画过漫画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可她说,她的真实想法并不是研究,也不想传播梁祝故事,只是对中国古籍中的轶事奇闻感兴趣,仅此而已。

  渡边先生一直很努力地向日本的年轻人传播梁祝,可是换来的结果却是,花费了巨额的退休金出版的《梁祝三部曲》,在日本根本无人问津,只在初版时印刷了1000册。

  不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日本的地位非常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曾说过一句话:《梁祝》这支曲子是很神圣的,必须跪着听。

  这些年,渡边先生仍没有放弃,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向每一个他所能遇见的日本人,讲述梁祝的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