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癌症虽然可怕 并非不可防治

我市权威医学专家教您如何防癌抗癌

  宣传周期间,市民参加防癌健步走活动。

  4月15日~21日是第22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是“癌症防治,我们在行动”,通过倡议均衡膳食、戒烟限酒、适时筛查、规范诊疗、快乐生活等,提高科学防癌抗癌意识,增强自我健康的保护能力。

  “之所以在宣传周上强调癌症的科学防治,就是希望能消除老百姓对癌症的恐惧感,不要谈癌色变。国内外数十年的大型临床研究已经证明,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癌症可能的致病因素、早诊早治,大多数癌症是可以预防或被早期发现而治愈的。癌症其实已经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科学防癌很重要。”宁波市肿瘤防治临床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宁波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孙校华说。

  记者 鲍云洁 通讯员 郑 轲 罗央清 

  “穷癌”和“富癌”在我国齐头并进

  癌症来势汹汹,数据的确让人触目惊心。

  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生活方式、生活行为等环境因素的改变,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恶性肿瘤均位居死因顺位的前列。

  《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里指出:我国癌症防治形势也十分严峻,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0万,死亡约200万。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目前我国癌谱兼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癌谱特征,一段时期内以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癌谱(俗称“穷癌”)和以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为主的发达国家癌谱(俗称“富癌”)在我国并存。

  “数字看起来挺可怕,因此即使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但仍然有许多人谈癌色变,总把癌症和绝症画上了等号。”孙校华说。

  实际上,在中国,肿瘤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之所以死亡人数较多,是因为我国目前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率比较低、治愈率也不理想,“生存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大多数癌症发现得太晚了,有些患者对癌症的知识不了解,没有及时发现,有些患者发现了一些症状或者一些早期表现,没有在意;有些人早期没有什么症状则忽视癌症筛查或早诊早治,失去癌症早期治疗的最佳机会。”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癌症报告》中指出:1/3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1/3的肿瘤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治愈的;1/3的肿瘤可以通过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也就是说,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早诊早治,大部分癌症是可以有效预防或化解于初期的。

  9种生活方式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

  1/3的肿瘤是如何预防的?

  孙校华认为主要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慢性感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和职业暴露等致癌因素中,因不健康生活方式而致癌的人群占到6成以上,所以一直以来癌症也被称为‘生活方式病’!”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9种生活方式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包括饮食习惯不合理、过量饮酒、吸烟、肥胖、缺乏体育锻炼、不安全性行为、空气污染、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及应用被污染的注射器。其中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是大肠癌、胃癌等肿瘤的高发因素;过量饮酒可能引发的相关肿瘤有肝癌、口腔癌、食道癌等;与吸烟密切相关的肿瘤有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至少有70%的肺癌、42%的食道癌与吸烟有关;肥胖相关的肿瘤有子宫内膜癌、绝经后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其中40%的子宫内膜癌与肥胖有关;缺乏体育锻炼与乳腺癌、结直肠癌及前列腺癌的发病相关;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宫颈癌的确定危险因素。

  “但让人遗憾的是,虽然许多人谈癌色变,但在行动上却并未引起重视,任凭‘不健康’占据自己的生活,最终导致癌细胞占领自己的身体!”她说。

  2013年我国启动国家重大医改专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我市是最早的试点城市之一。作为连续3年城市癌症筛查的负责人,孙校华发现,大多数被查出癌症或癌前病变的患者都存在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问题———

  一名50多岁的女性被查出早期胃癌,调查发现她父亲是胃癌患者,属于胃癌高危人群,但她并没有引起重视,依旧爱吃重油重盐的食物,特别是腌制食品和过夜蔬菜,这些生活方式都加速了癌症的到来;

  一名60多岁的老伯被查出早期大肠癌,他并没有相关的遗传史,但有肥胖、糖尿病、便秘等问题,平时的饮食习惯非常不好,酷爱吃红肉,而过度摄入红肉,也是大肠癌的重要诱因。

  “发达国家肥胖现象严重,大肠癌患者多,发展中国家饮食不健康,胃癌患者多,但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都有,在宁波的癌症筛查中也时不时有所体现,这就是我国‘穷癌’和‘富癌’齐头并进的根本原因。”孙校华告诉记者。

  “癌前病变不治疗就不会变癌”是掩耳盗铃

  癌症早期发现和晚期发现,其治疗效果大相径庭。那么1/3的肿瘤是怎样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治愈的?

  孙校华告诉记者,宁波的城市早诊早治项目首先是根据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年龄和肿瘤家族史等,筛选出主要癌症的高危人群,再用肿瘤标志物和特定的检测手段对高危人群进行检测,结果查出来的早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不少。癌症筛查的好处是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量身定制,有的放矢地对没有症状的人群进行临床检查。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把医疗检查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因为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些早癌患者目前都恢复得很好,癌前病变患者也得到了治疗并定期随访。

  对于癌前病变,记者常常听到市民当中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癌前病变根本不需要治疗,不发现,没准就没事,长个结节就要切除,是过度医疗”。孙校华认为这是对早诊早治的误读,也是患者掩耳盗铃的表现,“首先,对癌前病变的治疗并不一定是切除,也有些是定期随访观察,要根据具体的医学判断而定;其次,癌前病变虽然最终不一定会发展成癌症,但一旦发生了,小病就变成大病,我们为什么不提早治疗,防患于未然呢?”

  在国外,癌症的早诊早治早已成为全民共识,但在我国,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孙校华提醒,市民一定要重视日常的体检,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请体检专家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体检项目,如果有某些肿瘤的家族遗传史或某方面的身体不适,一定要到专科就诊,进行必要的筛查。

  ■相关链接

  来看看专家绘制的“人体癌症地图”

  除了指甲和头发,癌细胞可以在人体的任何部位生根发芽、四处蔓延。但研究也发现,人体中有些部位的确格外受其青睐。本次宣传周期间,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绘制了一张“人体癌症地图”,点出了在我国癌细胞最频繁“光顾”的人体组织:

  最容易在男性身上发生的十种癌症:肺、胃、肝、食管、大肠癌、膀胱、胰腺、脑、淋巴、肾。

  最容易在女性身上发生的十种癌症:肺、乳腺、大肠、胃、肝、食管、卵巢、宫颈、胰腺、脑。

  这些癌症的症状和主要诱因是什么呢?记者采访了我市的一些肿瘤专家。

  市第二医院胃肠疝病科主任陈平主任医师:盐腌食物、加工肉类、烟熏食物、烧烤动物食物等,幽门螺旋杆菌,胃黏膜的改变以及萎缩性胃炎等,都有可能诱发胃癌。

  市第二医院心胸外科主任赵国芳主任医师:肺癌的诱因包括长期大量吸烟,环境污染、油烟、遗传等。导致食道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喜欢吃烫的食物,比如常饮热茶等。此外,吸烟、肥胖、食用加工肉类等因素是直接诱因。胃酸反流也是增加食道癌的危险因素。

  市第二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戴晓宇主任医师:过量红肉、大量饮酒(仅指男性)、高温油炸食物、常忍便意、肥胖、炎症性肠病都会增加结肠癌的危险。

  市第二医院肝科应豪主任医师:长期饮酒、食用霉变食物,乙肝、酒精性肝硬化、肝腺瘤等各种肝病都是肝癌的诱因。

  市第二医院妇科主任于慧敏主任医师:宫颈癌和卵巢癌引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女性生活不规律导致内分泌紊乱、过早开始性生活、特别是不洁性生活等。宫颈癌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癌症,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也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来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以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市第二医院血液肿瘤科钱素英主任医师:淋巴和造血系统的癌症主要是因为环境污染、病毒感染以及肥胖等。

  市第二医院乳腺外科史生鸿副主任医师:乳腺癌诱因包括遗传基因,一侧乳腺癌,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停经年龄在55岁之后,晚婚晚育,肥胖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