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现场 近日,荷花庄小学校园里迎来了一批来自李惠利小学的孩子们,他们好奇地走进书法博物馆,在书法作品展示区驻足欣赏,在互动体验区书写临摹,兴奋地体验着奇妙的未知之旅。 这是江东区学生走校体验“文化之旅”课程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本学期开始,该区“文化之旅”课程项目正式启动,全区的2.7万余名中小学生以“走校”的形式,开启了一场跨越围墙的学习体验之旅。 吴 彦 庄承婷 陈家晶 走校体验别人学校的课 10多年前,江东区在全市率先启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特色项目奖励,全面打造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品牌。 十二五期间,该区共培育了14个特色学校项目。这些特色学校纷纷以本校文化场馆为平台,开发适合学生体验、活动、学习的校园文化课程。 例如,有荷花庄小学书法博物馆、江东中心小学科技体验馆、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安全体验基地、镇安小学国学堂等。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这些特色课程,江东区教育局将每个学校零散的优质课程资源整合为区域课程,通过学生走校参与体验的形式,将这些特色品牌课程跨校辐射到全区中小学。 “原来,只有本校学生能享受到学校特色文化。资源打通以后,全区所有的学生都能免费享受各校的优质课程、师资和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有助于推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化。”江东区教育局一位负责人介绍。 由专职教师来讲课 目前,江东区已经在9个学校、4个社会实践基地开发了13门包含国学、书法、安全、科技、天文等在内的拓展课程。每所组织学校专门选派了20多位教师志愿者、专职教师服务本次拓展性课程。 前两天,江东中心小学、荷花庄小学、朱雀小学、李惠利小学和栎木小学五所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的600余名学生来到四眼碶中学,通过参观校园和听取学校介绍,这些对口小学毕业班的同学们对即将升入的初中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射击馆里,在教练和运动员的指导下,瞄准、扣扳机,同学们感受了奥运项目带来的紧张和刺激。在新建的心理发展中心里,同学们在资源室、发泄室里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快乐的表情洋溢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 镇安小学则根据学校的国学特色,为全区学生准备了有趣的国学体验课程,还有孔明锁游戏、小古文学习等微课程学习。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古人考试时使用的便于携带的铜墨盒和用来书写小楷的铜仿圈镇纸,真是大开眼界。”在荷花庄小学内的全省中小学首家书法博物馆里,李惠利小学的陈冬冬充满了好奇。 “接下来,我们将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学校向全区学生敞开大门,让更多学生共享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成果。”江东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9年完成100个学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江东区深入推进以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为架构的课程体系建设。在整合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又将眼光伸向校外,与文化广场育乐湾,儿童军校、高职院校等进行合作,将它们丰富的文化资源纳入课程体系中。 江东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他们将结合课程改革要求,根据学生学段、年龄、个性等特征,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重组,统筹设计开发出一年级到九年级覆盖各学段的区域拓展课程体系,并纳入到学校的学生课程体系中。在9年中小学生涯期间,江东区的每一名中小学生将走进不同的“基地学校”,完成100个学时的拓展性课程学习之旅。 未来,“文化之旅”课程体系还将不断丰富,学生也将拥有更多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