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着太阳种西瓜

6万多台州瓜农常年迁徙,专种反季节西瓜

  在中国西瓜产业中,北京大兴西瓜和海南西瓜较为知名。前者因其有千年种植历史曾为贡品而得名,后者则占了天时地利。而近年来,浙江台州瓜农以一种不同的模式迅速发展为中国西瓜的后起之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6万多台州瓜农在全国各地“候鸟式”种瓜。

  每年11月份,浙江渐入寒冬,千里之外的四川西昌依然阳光明媚。台州瓜农牟卫军开始收拾行当,准备前往西昌。到西昌,牟卫军不是来炒房,也不是来晒太阳,他是要追着太阳,种植大棚西瓜。

  根据西昌相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像牟卫军这样逐日而动,前往西昌种植西瓜的浙江台州瓜农,人数已达上千人。在每年春夏交接之际,四川人常吃的麒麟瓜等品种,大部分都是他们所种,几乎占据了这个阶段四川西瓜市场的大半江山。

  事实上,西昌并不是他们逐日的唯一一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6万多台州瓜农常年迁徙,充分利用全国各地土地资源、光照和温度的差异,专种反季节西瓜,种植区域覆盖了海南、广东、云南、四川等多个省份。

  现场

  超300种植户,浙J牌照车处处可见

  4月18日中午,西昌市太和镇一处大棚瓜田,台州人牟卫军正蹲在超过40℃的棚里,熟练地采摘着西瓜。另外几名工人则忙着将西瓜装车,这批西瓜已经被收购商订购。今年的行情不错,西瓜还在地里就能卖到2.4元一斤,比去年单价足足高出0.6元。牟卫军得赶着这波好行情,赶紧把成熟的西瓜卖掉,现在他家每天要采收六七万斤西瓜。

  30多岁的牟卫军,来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一个山村,种大棚西瓜已经10多年了。这也是他在西昌种瓜的第四个年头,今年种了50亩地。

  “以前家里人就一直在外地种西瓜,在广东种了七八年,但是没有赚到什么钱。”牟卫军的妻子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们听身边种瓜的朋友说四川西昌阳光好,很适合种西瓜,而且不少人在当地赚了大钱,于是夫妻俩先从广东转战西昌。随后,牟卫军的两个舅舅、妹妹、姨娘等5家人,也陆续到西昌租地种瓜。

  像牟卫军夫妇一样,来西昌种西瓜的台州人基本都是“夫妻档”,他们像“候鸟”一样迁徙,每年大约10月、11月份从台州举家来到西昌,开始整理土地、架设大棚,到了大约11月底就开始种瓜苗,接下来是施肥、打药、人工授粉等工作,到第二年3月、4月份首批西瓜成熟,要持续忙到8月下旬至9月初,销售才接近尾声。随后,他们会提前租好来年种瓜所需的土地,就可以开车回到浙江老家休息大约一个月。由于每年春节的时候瓜地里正需要管理,所以他们大部分人不能回家过年。

  36岁的愈丹丽同样来自浙江台州,种西瓜已经13年。8年前,她来到西昌种大棚西瓜,如今她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来到西昌,今年她这支队伍的种植总面积已经达到2000余亩。

  据记者多方调查了解到,目前,在西昌种大棚西瓜的浙江台州人共有1000多人,超过300户种植户。

  记者注意到,在西昌太和镇、裕隆乡、经久乡等公路沿线,处处可见浙J牌照车辆。沿线多位本地村民表示,大约从十多年前开始,越来越多的浙江人来到西昌租地种西瓜,“只要看见种大棚西瓜的,大部分都是浙江人的。”

  规模

  面积过万亩,瓜田租金从一亩几百元涨到3000多元

  为何这么多浙江人到西昌种大棚西瓜?这得说到一个叫陈明德的浙江台州农民,他被公认是第一个到西昌种西瓜的人。

  2004年上半年,时任西昌市蔬水局局长周锡宗前往浙江台州考察,发现台州的西瓜种得特别好,就邀请种植大户陈明德等人到西昌种西瓜。陈明德实地考察发现,西昌是个种西瓜的好地方。“光照好,天气干燥,头年10月至第二年5月都不下雨,气候也不冷,没有大雪,最冷的时候也只是结一些薄冰。”当年,陈明德在小庙乡安宁村租地试着种了150多亩西瓜。

  由于是首次到西昌,陈明德没把握好西昌的气候,只给瓜秧覆盖了两层薄膜,导致当年瓜秧受冻。“虽然秧苗没有被冻死,但是生长明显慢了一头,首茬西瓜上市整整晚了20天,错过了价格最好的时候。”尽管如此,陈明德还是赚了钱,这让他看到了前景。第二年,陈明德追加至800亩土地,并喜获丰收,赚了不少。

  赚钱的消息,总是跑得最快的。很快,陈明德的亲戚、邻居纷纷到来到凉山州种西瓜,足迹遍布西昌、德昌、会理等县市。随之而来的,是田地租金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几百元一亩,到2015年已经涨到了3000多元一亩。

  西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也印证,2004年,西昌的大棚西瓜种植面积仅为200余亩;2015年,发展到3000余亩;到了今年,西昌的大棚西瓜种植面积已经扩张到了1万多亩。

  西昌农牧局经作站负责人则介绍,这些瓜农主要来自浙江台州市的黄岩和温岭,其种植面积占全西昌的95%以上,他们分工明确,已经形成了种植、管理、经营、销售一整条产业服务链。“浙江台州瓜农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有敏锐的市场意识、科学的种植技术、健全的合作组织。”

  算账

  靠“打时间差”,有的瓜农一年能赚几百万元

  种西瓜并不算新鲜,但为啥台州人会不远千里到西昌种瓜?为啥总能赶上好价钱?

  “简单地说,我们是追着太阳种西瓜,种的是反季节西瓜,所以不愁销路。”多位台州瓜农道出了背后的“秘密”:一般来说,全国最早上市的西瓜来自海南省,上市时间大约从头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之后,从大约3月开始,云南等地的西瓜逐步上市;到了3月底至4月初,就该西昌首批西瓜上市了;进入5月之后,全国各地的西瓜才开始上市。“西昌第一批的西瓜,正好填补全国西瓜市场近一个月空档期。”

  种植户愈丹丽告诉记者,以前西昌本地人只种露天西瓜,通常要在6月才能上市,这个时候全国西瓜都在上市,没有竞争力。但台州人利用大棚种西瓜,将西瓜的成熟期提前到3月下旬,而成都的本地西瓜一般也要到5月初才能上市。换句话说,台州瓜农打的就是个时间差,填补了云南西瓜与成都西瓜之间的空档期,“虽然空档期只有一个来月,但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台州瓜农们透露,除了时间优势,大棚种西瓜其他优势也很明显:一是延长了采收期,一般露天栽培西瓜一年只能收一茬,大棚西瓜一年能收三茬;二是避免了暴雨等自然灾害对西瓜的毁灭性打击,降低了风险。

  记者调查了解到,从浙江来西昌的每一户种瓜人,多则承包几百亩土地,少的也是几十亩。种一季西瓜,正常情况下,除开土地租金、生产资料、人工投入,每亩西瓜利润能达到1万元左右。因此,一户瓜农每年能赚几十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元。

  当然,种西瓜并不是稳赚不赔。2008年陈明德在西昌市川兴镇承包了1000亩土地种西瓜,当年因为大雪影响,瓜苗被冻死,亏了100多万元。去年,一些种植户遭遇了死苗,错过行情,有的农户赔了几十万元。对于这些风险,台州人这样看待,“做生意总会有困难,但如果因为害怕就不去做,那么永远不会有收获。”

  幕后

  合作社是后盾

  获得银行贷款门槛不高

  既然利润可观,为啥台州人还能占比超过9成?西昌本地人却鲜有加入呢?

  西昌市小庙乡的农民尹兴荣为陈明德打工十多年,种瓜技术都学得差不多了,完全可以自己单干。但老尹坦言,“大棚西瓜的投资大,每亩地成本投入近一万元,几十亩地就是几十万元,而且风险也很大,不敢贸然尝试”。老尹说,陈明德还拉过他入股,但他不同意,一方面是没有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是胆子小,“最怕投资失败,亏得血本无归。”

  另外,浙江台州当地的合作社,是绝大多数台州瓜农的“后盾”。这些合作社为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统一到各地流转土地,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并有自己的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形成了产业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另外是采用“产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农户在产业协会的组织和协调下分别承包土地,协会根据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打品牌,实现产供销的一体化经营之路。

  而在资本方面,“我们有西瓜协会帮着协调贷款,只要有担保人、农房证和租地合同就能贷到款。”据西昌的台州瓜农介绍,当地的银行与瓜农协会达成协议,为协会会员提供外出务农创业贷款,贷款门槛不高,这就化解了瓜农“创业地难贷款,居住地贷款难”的矛盾。

  记者从成都台州商户及一些浙江台州瓜农处了解到,目前,在四川种大棚西瓜的浙江台州人至少有几千人,其中在凉山州占了很大比例。

  记者还从浙江台州市农业局了解到,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台州瓜农就到全国各地种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6万余名台州瓜农,种植区域覆盖了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多个省份,种植面积发展到近50万亩。台州瓜农甚至已经跨出国门,把大棚西瓜种到了老挝、缅甸,并获得成功。

  “走出去”种植,实行异地开发和错位发展,拓宽了发展空间,延伸了西瓜销售季节,扩大了销售半径,浙江台州瓜农走出了一条资源互补和双赢互利的西瓜产业化发展的独特道路。

  据《成都商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