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疾控中心发布2015年宁波市居民死因监测报告。报告称,随着宁波市人口逐步接近“超老年化社会”,2015年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1.24岁,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24岁,但慢性病正成为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死因,去年死亡的中老年人中有81.94%的人死于慢性病。 记者 鲍云洁 通讯员 陶子 2015年户籍居民期望寿命81.24岁 2015年,宁波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1.24岁,与2014年的期望寿命81岁相比,增加0.24岁。男性首次突破79岁,为79.12岁;女性为83.55岁。 人均期望寿命又叫平均期望寿命,或者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地区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每年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波动幅度不会很大)。一般用来衡量统计当年人的寿命水平,在不特别指明岁数的情况下,人均期望寿命就是指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就是说,2015年宁波刚出生的人口平均可以活到81.24岁。 期望寿命估算值的准确度与各年龄组人口数、死亡数密切相关,2015年宁波市居民期望寿命增加,除了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提高等因素外,还有两大原因是:当年的新出生人口数增加,而0岁婴儿死亡数进一步下降。 记者了解到,目前世界上长寿国家日本2013年为83.4岁、新加坡2013年为81.1岁,中国2013年为76.5岁,浙江省2014年为78.09岁,上海2015年为82.75岁,杭州2014年为81.56岁。 慢性病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死因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全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同时慢性病也是影响浙江省居民健康最突出的威胁。 2015年宁波市户籍居民前五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占总死亡的84.35%。其中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81.14%。 慢性病死亡中前五位疾病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内营代谢疾病和消化系病,占全部慢性病死亡的94.89%。从年龄来看,慢性病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死因,有81.94%的中老年人死于慢性病,而宁波市人口正逐步接近“超老年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进一步加剧了慢性病的危害程度。 2015年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慢性病以及伤害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较大。因此,通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慢性病早发现早治疗,加强重点慢性病及伤害危险因素干预工作,将会减少期望寿命的潜在损失,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