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崔巍:研发抗老年失智症新药

  ■人物名片

  姓名:崔巍

  职务:宁波大学医学院讲师

  荣誉:2015年第六批宁波市“3315计划”创新人才

  老年失智症是一种因中枢神经系统变性引起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患病人群以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据推算,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老年失智症的比例超过5%,宁波有超过6万名患者。更惊人的是,平均每3秒全球即增加一名患者。“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治愈老年失智症。”崔巍说,“希望通过努力,我们能研发出抗老年失智症的新药。”记者 王婧 

  主持多项科研项目

  崔巍是宁波人,香港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其博士论文被全球著名的医药公司———美国礼来公司授予亚洲优秀博士论文奖。毕业后,他先后担任香港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副研究员等职务,主持参与了多种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药理研究和开发。2014年进入宁波大学并加入宁波市行为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团队,主要从事老年失智症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患失智症的老年人理性和情感会逐渐退化,直到对所有的人和事‘清零’。”崔巍说,“希望能开发出能治愈老年失智症的药物。”

  目前,崔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和宁波市国际合作计划等多个项目,在《英国药理杂志》等顶级药理学杂志发表SCI论文近30篇、被引用数超过300,已获近10项专利授权,多项PCT国际专利正在申请中。

  多项研究奠定药物研发基础

  “在研究类石杉碱双联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双联体在多个老年失智症动物模型中有优于他克林(临床抗老年失智症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且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崔巍说。

  崔巍和同事还研究了黄芩素、川芎嗪、阿魏酸等多个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在抗老年失智症和帕金森氏症上的神经药理活性,相关研究发表于多个杂志,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他还筛选、设计并合成了一批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化合物,阐明了部分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著名学术期刊,已获得相关专利授权。

  希望在海洋生物中寻求突破

  崔巍建立了高通量针对老年失智症的药物靶标筛选平台,并与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宁波戒毒研究中心等院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已成功获得一批结构全新的海洋天然产物和合成化合物,并发现了数个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化合物。

  “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与陆地生物不同,其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独特,极具新药开发潜力。”崔巍说,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教授团队在海洋天然产物中发现的海藻寡糖971,就具有显著的抗老年失智症作用,已进入临床测试阶段。

  崔巍认为,海洋天然产物中有许多尚未发现的抗老年失智症药物。利用宁波独特的海洋生物资源优势和强大的海洋科教实力,崔巍与宁波大学海洋学院何山副教授研究团队合作,运用老年失智症药物筛选平台,发现岩藻黄素等海洋天然产物具有极强的神经保护活性,或可用于治疗老年失智症。

  目前,对海洋天然产物的药理机制尤其在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尚停留在发现新化合物阶段。崔巍计划在大规模筛选海洋天然产物的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等手段,多角度探索优选化合物的神经保护分子机制;运用计算生物学、药物化学等手段,设计和合成药效更好的化合物;使用转基因动物模型,探究海洋天然产物在体对抗老年失智症的量效关系。“希望能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老年失智症海洋天然产物。”崔巍说。

  “目前世界上只有5种抗老年失智症药物,且只能延缓失智症患者的病情,并不能有效治愈。”崔巍说,“对失智症了解越多,越体会到研发这类药的艰难,但正因为难,才更有挑战,也更有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