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书涛和他的面塑作品。记者 江涛 摄 |
从单个人物到场景化组图,从跳着橡皮筋滚着铁圈的童年到打着太极下着围棋的老年。昨天上午,在江东区白鹤街道丹顶鹤社区的慢生活馆里,面塑作品《老伙伴的慢生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组面塑的作者是江东区面塑非遗传承人王书涛。 《老伙伴的慢生活》分为四组场景,分别是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共有22个人物,每个人的神态和表情,每个人的服装和动作都不一样。 “你看,小时候的情景又再现了,我们那个时候的小女孩,几乎个个都跳过橡皮筋!”50岁的社区居民吴女士看到一幅作品,不禁兴奋地叫了起来。 37岁的王书涛是在宁波工作的河南人,他怎么知道老宁波小时候玩过啥? 王书涛说,这难不倒他,在创作这组作品前,他特意请教了宁波的老师。老师不仅给他讲了童年故事,还带着他去宁波民俗博物馆参观,又买了不少有关老宁波民俗的连环画。在创作时,他就胸有成竹了。这组作品,他前后花了一个多月创作。 2000年,王书涛来到宁波。起初,他在饭店跟随着老厨师学蔬菜雕花。2003年,他开始学习面塑。2011年,他专门到大连拜师学艺。2014年,成为江东区非遗传承人。如今,他工作之余,潜心研究面塑,目前已创作了数百件人物作品,有仕女、武将、神话人物等。 现在,他又把面塑与宁波本土文化结合,再现宁波的旧时光。他创作的《十里红妆》《宁波老街》等作品都融入了宁波的地域文化元素。 他计划成立个人工作室,目前正准备在南塘老街开设一个面塑展示店。 记者 陈爱红 通讯员 陈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