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茶娃娃”在采茶 |
古筝悠悠,轻衣翩翩,一边抑扬顿挫地朗诵,一边优雅端庄地泡茶,茶香在热水的浸润中袅袅升起……近日,在第六届宁波茶艺大赛中,金奖得主宁海职教中心茶艺队意韵悠扬的表演获得满堂彩,一段段与茶相伴的故事,是学子们对家乡文化风情的真情流露。 宁海自古产茶,有上千年历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宁海许多中小学(幼儿园)将县域浓厚的茶文化底蕴融入教学,潜移默化中,不同成长阶段的莘莘学子在心底埋下“乡愁”的种子。那份熟悉的清香和味道,就是最难忘的故土情结。 李 宁 王小飞 “茶娃娃”在快乐体验中启蒙乡愁 所谓乡愁,是人对自己生长的地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风情等深沉的情感投入、深刻的生活记忆,孕育成难忘的故土情结。 宁海桑洲镇是浙江名茶“望海早茶”的产茶地之一,桑洲镇学前教育中心就地取材,把“茶”作为幼儿园的一项特色课程,不少孩子在校园里有了第一次的采茶经历。 在桑幼,有一块四季常青的“种植小茶园”,种着桑洲早茶树,这是园内的实践基地,孩子们在这里给茶树松土、浇水、施肥;观察茶树的生长变化;练习采茶技能…… 为了让这门特色课程更具“生命力”。幼儿园进一步将桑洲望海茶基地之一的茶场,作为园外实践基地。孩子们在生态茶园里参观、写生;提着小箩筐采摘茶叶;近距离观看茶农制茶过程……在各种各样的实践中,对“茶”有了更多的了解。 “好香啊!”每次炒茶环节,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热火、烧炭、铺茶叶、翻茶叶……只见茶叶在茶农不停的翻滚中散发出阵阵茶香,孩子们个个看得投入,还亲自尝试揉茶叶。 无独有偶,宁海茶院乡中心幼儿园将茶文化与园本课程结合。今年“谷雨”时节,幼儿园组织大班孩子采茶,通过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进行茶叶采摘。 这些最直观的、愉快的感官体验,让天真懵懂的娃娃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乡愁”的启蒙教育。 “小茶人”乡土情感激发创作热情 宁海深甽小学是首批“宁波市少儿茶艺实验学校”,学校利用“望海茶之乡”的本地山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创建校园“茶韵”文化。 2015年,学校举办了首届“茶文化”艺术节。茶诗征集内容丰富、妙笔生花,大大展示了同学们“文思如泉涌”的才情;茶席现场设计比赛标新立异、个性张扬,极大激发了同学们对“茶文化”的热情;茶艺摄影比赛图文并茂、传递美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对生活中“茶文化”的探索与思考。茶具制作取材于生活,提炼于艺术;班牌设计茶香悠悠、俏皮靓丽;茶艺剪纸细工慢活、技艺超群……一个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活动,让整个校园飘满了浓郁的“茶香”。 每一件作品都饱含了“小茶人”对“茶道”的敬重之情,以及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加深了对“乡愁”的理解。正如学生在诗中所写:“茶香四溢/淡淡忧愁/如鸟儿眷恋天空/如游子心系故乡……” 该校“小茶人”们带着这份对家乡的情感,不断激发创作热情,在各级各类比赛及活动中收获颇丰,先后获得宁波国际茶文化交流会茶艺大赛“最佳视觉效果奖”、宁波市茶艺大赛铜奖、“宁波市十佳特色项目”等,2014年,该校两位“小茶人”在宁波市茶艺大赛中被评为“少儿茶艺师”。今年,“小茶人”精心表演的情境节目《春游望海岗》又荣获了少儿组三等奖。 家乡文化成为“茶美人”职业基因 茶艺课是宁海职教中心旅游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包括茶的理论知识、茶水服务的基本技能操作、茶艺表演、茶室的基层管理和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 校园里,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茶艺队。如今能成为茶艺队的一员是诸多学生的荣耀。2008年至2013年间,茶艺队连续四届参加了宁波国际茶文化节茶艺大赛,有一位学生获宁波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两位学生获得“茶美人”称号;作品《母亲茶》获银奖,《望海情缘》获最佳创意奖,《五洲欢聚》获最佳解说奖。今年,他们再次突破,在宁波茶艺大赛中获得冠军。 墙内开花墙外香。如今,学校茶艺队在地方已小有名气,在桑洲品茶节、中日茶文化交流等活动中都能看到该校茶艺队成员优雅的身影。此外,茶艺队还承接本地多家知名茶馆员工上岗前的培训任务。茶艺队,就像茶文化的使者时时处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缑乡大地上传播茶文化,展现家乡最美的风情文化。 目前,学校利用企业资源,与部分酒店校企共建茶艺服务实训室,实施“师徒式”、“体验式”的情景教学模式,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开展模拟岗位训练,之后参与现实岗位实践。与此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开设创业培训课程。 2012年,学生创业实践项目“陶茗轩”代表中国赛区参加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全球创业精神大奖比赛,与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创业家们齐聚一堂,共同分享“敢于梦想、激情创业”的荣耀。最终以颇富创意的营销策略、扎实有效的创业实践和浓厚的中国文化元素,获得了全球创业指导基金会颁发的“2012年度全球创业精神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