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最美乡音———甬剧票友群星汇昨晚开幕 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授牌仪式举行

本周,每晚都有免费的好戏看

  昨晚的戏歌表演唱《老墙门》受到了甬剧迷的欢迎。记者 胡龙召 摄

  昨晚,宁波最美乡音———甬剧票友群星汇在文化广场万人广场开幕。市民们迎来了一场为期7天的甬剧盛宴。

  这次甬剧盛宴的参演对象,几乎都是全市优秀业余表演团体及甬剧爱好者。知名演员王锦文、沃幸康等也助兴出演了经典甬剧《典妻》《宁波大哥》等片段。

  开幕式当晚,还举行了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授牌仪式。记者 陈也喆 

  甬剧传承的民间土壤

  此次展演,基本上以业余甬剧团为主要参演对象,包括古林张家潭艺术团、云龙乡音艺术团、小堇风甬剧团、下应甬剧团、姜山甬剧团、石碶蓝天艺术团、雀之灵甬剧团、东钱湖丽园甬剧团、宁波老年活动中心甬剧队、宁波老年大学甬剧团等。

  如今,活跃在宁波的业余甬剧团有近30个,每年上演300多场戏,1000多个业余演员,以年轻人为主。

  戏剧的生命在民间,业余甬剧团也是甬剧传承最肥沃的土壤。

  本次演出活动的总导演沈瑞龙告诉记者,甬剧这几年被越来越多的宁波观众接受,与业余剧团的努力分不开。他们营造了庞大的观众基础。其实,业余剧团也有好演员,这次演出的戏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一定会给甬剧迷带来惊喜。

  “可以这么说,在宁波,最不能放弃的就是甬剧。因为甬剧是宁波人自己的东西。甬剧与宁波百姓的精神文化相关联。”沈瑞龙说。

  不戴护膝跪地排练

  这些参演的业余甬剧团中,青年演员最多的是小堇风甬剧团。团长是75后帅小伙钱后吟,昨晚他上台演出了折子戏《杨乃武与小白菜·牢会》。

  这出由钱后吟改编的作品曾上过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还获得过周冠军、月冠军、年度十二强。央视导演给出的评价是:“没想到南方小剧种竟然有这么阳刚的作品,感染力非常强。”

  尽管早已烂熟于胸,但钱后吟为了这次汇演,仍每天排练到深夜,第二天还不耽误正常上班。

  戏里有许多跪地动作,钱后吟与搭档张旦恒都没有戴护膝。膝盖重重地磕在地板上,王锦文在一旁看得很心疼。

  “跪下去确实很痛,而且会有点小伤,但是这样比较有痛的感觉,可以刺激演员发自内心地进入角色,所以每次演出我都不戴护膝,就为了更加真实地体现人物的处境和心境。”钱后吟告诉记者。

  甬剧研究传习中心授牌

  昨晚,还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举行了授牌仪式。

  作为中心负责人的王锦文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关注甬剧发展方向的研究机构,肩负着弘扬甬剧艺术,扩大甬剧的影响力,研究、抢救、保护、发展甬剧的优秀传统和创新甬剧经典的历史使命。通过组建业余甬剧团联盟,加强对业余甬剧人才的培训、辅导,提升业余甬剧的整体水平,为甬剧事业的加快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周一到周日,天天有好戏

  从昨天开始到5月29日,也就是本周的7天内,每天晚上7点半,在文化广场万人广场舞台上,天天有好戏可看,不需要门票,完全免费。

  今晚,古林张家潭艺术团演出甬剧《李敏》。这是一出以革命烈士李敏事迹为素材的原创大型现代戏,讲述的是她在四明山根据地发动群众,配合新四军浙东游击队,反击国民党第二次大围剿,不幸被捕,血洒四明的故事。

  25日,云龙乡音艺术团演出甬剧《阿必大回娘家》。故事讲的是一个叫阿必大的姑娘,父母双亡,迫不得已由婶娘做主,给李家做童养媳。李家强势,使她受尽虐待与凌辱。有一天,婶娘让阿必大的哥哥去接她回家,不料婆婆不答应,还将她哥哥打出门外。婶娘听闻大怒,亲自去李家评理,终将阿必大领回了娘家。

  26日,小堇风甬剧带来《杨乃武与小白菜》。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讲的是清末余杭知县刘锡彤之子贪恋“小白菜”的美貌,设计迷奸,杀其夫君,栽赃新科举人杨乃武的案子。

  27日,姜山甬剧团演出《赖婚证》。

  5月28日,下应甬剧团演出甬剧《男婚女嫁》。

  5月29日,是折子戏小戏专场,一共有5场甬剧小戏:《有奶便是娘·抢爹》《半把剪刀·姐弟重逢》《雷雨·盟誓》《双玉蝉·退蝉》《吃蹄髈》。 

  (具体剧目以当天演出为准)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