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美联储宣布结束宽松货币政策,正式开启了加息路途。今年伊始,对于美联储二次加息时间的预测毫无悬念地成为市场焦点 上周五,一直以鸽派(偏向于美联储维持宽松政策)自居的美联储主席耶伦一句“如果数据改善,未来数月加息很可能是合适的”,一时间让加息成了今夏的大概率事件。加息预期一升温,市场风起云涌。 记者 崔凌琳 购汇 当下是否合适? 上月,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一跌再跌,一度创出2011年2月以来新低,让甬城一大批有外币使用需求的市民有些不甚淡定。记者从甬上多家银行得知,5月底以来,购汇人气明显上升。 郑女士已经错过了美元买入低点,本周一,她果断为女儿兑换了1.5万美元的留学备用金。“听说美联储又要加息,看来美元还得涨,如果再不出手,孩子的留学成本又要攀高了。”她感叹道。 昨、前两天,记者从甬上多家银行了解到,在美联储加息效应的带动下,5月底以来,各行外汇交易量及交易笔数均有增长。 那么,对于老百姓而言,当下购汇是否合适? 对此,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外汇分析师表示,如果没有实际交易需求,恐慌性购汇大可不必;而对于有外汇需求的市民来说,适当购入一些美元也未尝不可。另一方面,欧日新兴市场等货币或持续走软,欧元、日元在未来震荡贬值的可能性不小,而在政治风险上升、资本外流等冲击下,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压力更大,市民如无需要,不建议盲目跟风。投资者不妨重点关注本周五即将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以及6月份的英国公投结果,伺机而动。 黄金 难逃加息“魔咒”? 从今年年初起,国际金价从1050美元/盎司起稳步上升,直至5月2日,成功突破1300关口,最大涨幅达24%。然而,在随即而来的美联储加息预期压力下,5月3日起,金价开始松动。数据显示,过去11个交易日中,国际金价接连10个交易日下跌,最低已报至1200美元/盎司下方。国内基础金价则从271元/克降至258元/克,勾起了不少市民的购买欲望。 来自二百中国黄金的信息显示,随着金价的冲高回落,5月起,我市投资金条交易有所放量,而且在5月9日、20日、28日,分别出现了1千克的大单。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金价走势的主导因素正是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6月加息预期的升温,在短期内仍是金价回落的最大风险。 金民张宇上月22日以264.2元/克价格做了2手空单,不到一周便获得8000余元收益。他说:“如果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且通胀加速回升,即便未来的金融市场动荡再度延缓美联储加息,但其加息的周期远未结束,金价将步入持续下降的通道。” 中信期货研究员尹丹表示,在3个月的短期阶段来看,美联储加息放缓,全球风险偏好回升,令金价承压下行,短期可以轻仓做空金价;从6~9个月的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再次启动加息,将继续威胁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各国央行宽松加剧,中长线继续维持逢低做多的布局,直至全球经济回暖,各国央行逐步收紧货币政策。 大宗商品 下行风险如何应对? “我不做期货,不接触大宗商品市场任何品种,美联储加息与否与我何干?”对近期美联储加息预期,个体户朱先生不以为然。 其实不然。今年以来,成品油价连续上调,加满一箱汽油转眼多出了近50元。 “事实上,接下来,能为油价走势提供重要指引的事件也是即将于6月14日、15日举行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换句话说,正是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研发部研究员李明翔说。 除了原油外,铜、铝等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钢材等大宗商品走势概莫能外。以铜为例,今年3月,国内期货铜价从35000元/吨涨到38000元/吨,而5月以来,其价格又从38000元/吨一路下跌至35000元/吨附近,牵动相关上游行业企业、原材料贸易企业神经。 据悉,近期,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的影响,美元已开始对原油等各类大宗商品形成了抑制。“一旦6月加息的消息坐实,美元无疑将因此抬升,这将对包括石油在内的市场心态产生显著冲击,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有可能就此进入较长时间的低位调整。”李明翔称,“而一旦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下游的相关制造业有望迎来弥补库存的好时机。冶炼、能源化工、工矿等上游企业则要充分利用正规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规避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