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04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OM、DI、机器人、三模、创客……

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遍地开花

  2016年5月,宁波市举行OM校间挑战赛第七期活动,学生正在参加“分秒必争”比赛项目。

  听说过OM、DI比赛吗?这些都是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比赛没有标准答案,考验的是选手们的创新思维。近日,从美国传来好消息,宁波中小学生在这几个比赛项目中,捧回多个最有份量的世界级大奖。

  近年来,宁波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教育,各类国际性思维创新类比赛落户宁波,校园内推出各种科技创新课程,同时实施科技新苗培养计划,不断加强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李 宁 文/摄

  现场>>> 宁波中小学生脑洞大开

  在刚刚落幕的2016年第37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中,江东区李惠利小学获得小学组“捕鱼的故事”冠军,镇海区龙赛中学获得高中组“承压两次的结构”冠军。

  比赛中,选手们要根据比赛题目,在8分钟内,创作并呈现出一个原创的表演,解决题目中的各种问题设定。比如“捕鱼的故事”要求参赛队使用三种不同技术,捕捞三种不同的鱼。

  头脑奥林匹克(OdysseyoftheMind,简称OM)1978年发源于美国,每年在美国举行一次世界决赛。它以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宗旨,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据了解,每年世界OM协会提供6道长期题和至少30道即兴题,这些题目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尤其是即兴题,现场抽签考验参赛学生“站着思考”并迅速解题的能力。

  同期在美国举办的还有2016年DI全球思维创新大赛,来自世南小学的7名学生组成余姚市青少年宫代表队,获小学E组特等奖。

  DI(Destination Imagination)意思是“目的地想象力”,给参赛者设置个“目的地”,由参赛者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制作工具等,合力完成目标。

  校园>>> 科技创新教育如火如荼

  “国际赛的入场券来之不易,是通过市赛、全国赛层层比拼、过关斩将才能获得的。”宁波市科技局林彬介绍说,“宁波开展OM已有3年半时间,全市活动分为头脑奥林匹克校间挑战赛、头脑奥林匹克长期题竞赛和头脑奥林匹克即兴题竞赛三类。”

  据悉,宁波龙赛中学、李惠利小学早在去年的世界OM比赛中,分别获得高中组“释放玻璃球的结构”冠军、小学组“经历技术困境”季军。

  李惠利小学开展科技教育已有19年时间,该校先后开发了创造发明、机器人、三模、OM等校本课程,设立各种科技选修课和科技活动课程,举行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已有400多人次的小发明、机器人、航模、OM等作品在国际、全国、省、市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奖。

  近日,镇明中心小学学生沖村信卓获第11届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项目———物联网创意设计小学组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这是镇明中心小学课改项目“STEAM未来教育”的成果之一,该项目是一种以创客教学为基础,融合多学科的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模式。

  2014年,DI项目正式落户宁波,每年举办青少年DI创新思维校间挑战赛活动,为热爱科技创意的学生们搭建起了一个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一体的平台。2015年宁波市青少年宫代表队第一次代表宁波参加了DI全球赛,获得C类全球奖。

  教育局、科技局>>> 实施科技新苗培养计划

  宁波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蒋和法介绍,近年来宁波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教育,加强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据了解,从“十二五”以来,宁波大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普高课程改革,大力开设科技创新类选修课程,确定普通高中创新素养培养实验项目的基地学校9所,普通高中特色创新项目35个,2015年启动了科技新苗培养计划,5家高校科研院所17位导师与23所高中学校150位优秀高一同学组建29个合作团队实施科技新苗培养计划。

  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成全国首家综合类职业体验基地———宁波市学生职业体验拓展中心,推广宁波科技探索中心、宁波市智慧城市科技馆、宁波中科院创客空间等36家科普实践类的市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推进宁波市实验小学、广济中心小学等一大批创客空间建设,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教育的基地。

  近年来,积极开展全市青少年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创客大赛等赛事,在中小学生中培育选拔了一批在机器人、OM、DI、小发明等领域拔尖创新的人才,学生作品在国际、全国、省、市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得不错的奖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