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后的每个周一,理财周刊都将带着一个理财话题与您见面。本期我们探讨的是毕业族理财的那点事儿。 眼下正是毕业季,对即将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挣钱不多,如何理财”是开始独立生活后必须迈过去的一道槛。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如今丰富的资讯和互联网金融让大家的理财视野更宽阔、手段更丰富。一些有经验的“过来人”的说法,对您可能更有借鉴作用。那么,不妨来看看我们为你们准备的这份理财指南吧。 记 者 周科娜 顾嘉懿 通讯员 游玉增 姚嘉琪 漫 画 章丽珍 “学会打理小钱,才能打理大财” 江小姐 23岁 公司职员 月入4500元 毕业一年 关键词 小钱 跟你说说我毕业后一年的情况吧: 我三分之一的钱放在余额宝里进行定期理财,因为利率高;三分之一,银行定期理财,我一般会选择3个月的;剩下的钱自己用,还有买基金,基金定投不错的,可以赚的。 我开通掌上银行,可以在手机里进行活期转定期,定期转活期,变现速度快,可以用来应急。 我同事的办法倒也可以借鉴,他办了两张卡,一张工资卡,一张理财用的卡。然后开通掌上银行,在手机上就能把工资卡里的钱转到理财卡上,这样不会因为看到卡里有钱就想消费。等存够了5万元,就可以买银行理财。 我每个月开销在2500~3500元。每个月我尽量留存1000元。 我男朋友不懂理财,他的钱也放在我这里,我帮他打理,我每个月给他发零用钱。他的银行卡绑定我的支付宝,他发工资了就会转给我。 理不理财,差别还是大的。我的理财的感受是,重要的是计划,规定自己这个月只能用多少,要不然看到卡里有钱就想消费。 宁波通商银行AFP国家注册金融理财师王雪骅点评:从这个案例看,江小姐的投资方式比较稳健。个人建议,结余的钱除了可以选择存款期间3个月的,也可以选择1年期的。在考虑风险可接受的范围内,配置一点股票,作为长线投资。 “一半收入还房贷,理财主要看规划” 王小静 26岁 编辑 月入5000元 毕业3年 关键词 房贷 三年前,拿着不到5000元月工资在上海生活,实属不易,基本上属于“月光族”。 早年余额宝收益高,自然都把零钱放里头。后来余额宝的利息越来越低,在朋友推荐下,我在手机上装了几款类似“鑫合汇”、“陆金所”、“小微钱铺”之类的理财平台应用。我选择的产品期限一般都在三个月以内,当然这些产品基本都是“秒杀”款。最近第三方平台也常被爆出信用问题。我投在这些APP里的钱总体也不多,种类多样,不少属于隔几天就要到期重买的。我也不嫌烦,总觉得这样会安全一些。 去年底,我和男友很快领证过上了“房奴”的日子。在上海闵行区买了一套50多平方米、一室一厅的二手房,要价230万元,几方拼拼凑凑,仍有半数需要还贷。如此一来,我原本有限的收入愈发紧张。两人月收入加起来不过15000元,扣掉8000元贷款和日常开销,所剩无几。为长久计,现在只能强制自己每个省下1500元固定用于存款理财,以图积少成多。毕竟以后下养小孩,上供两对老人,压力不是一般大。 王雪骅点评: 这个案例是生活在大都市的80、90后年轻小夫妻的真实写照,因为买房子成为“房奴”,要背上15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债务。我觉得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一是“节流”。在没有小孩之前,能省则省。如果按每月省下1500元计算的话,我建议他们取一部分用于基金定投,500元、1000元都可以,作为中长期积少成多的累计存款。二是“开源”。两夫妻都属于技术性人才,可以利用专长,在业余时间多赚外快,增加收入。此外,还建议他们投保人生意外保险,每年也就几百元钱。毕竟属于刚出道的小年轻,保些意外险还是很有必要的。 “看准的事,就要付诸行动” 梨冠文 21岁 创业者 月入100万元 三年创业经验 关键词 充电 高三毕业,我就开始做手绘POP,一张海报手绘耗时20分钟,赚40元,积攒了一大把忠实粉丝。 2013年9月,也就是我在浙江万里学院读大二那年,成立了手绘POP教育培训公司,也从那年开始,公司将线上与线下的培训结合,赚到了第一桶金,大概100多万元。 目前,在全国25个城市都有我公司的线下培训点。去年,公司年产值已达2000多万元,我的年收入约有100多万元。 生活中,我是一个挺节俭的人,未来公司打算上市。为了公司的未来,不断充电就很有必要。自学考取了雅思,申请了英国利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今年10月份将赴英国利兹大学,攻读一年的商业与设计,其间的花费,预计在25万元~30万元。 我也不断在关注一些投资项目。去年12月份,我和朋友考察了意大利的一个酒庄,投资了80万元做红酒。回报率高的话,这个项目考虑长期持有。 王雪骅点评:这个案例,可以说是大学生创业的经典案例,他很早就有了规划,并付诸了行动,也取得了成果。他的目标是公司上市,个人建议,不要以此作为一个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现在酒庄生意,大环境来说,并不是太好做,如果没有特殊渠道的话,建议深思熟虑。个人建议,配置一部分的人寿保险,创业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保险具有避债避税的功能,未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理财市场门类多 基金定投更稳健” 关键词 基金 钟腾龙 男 27岁 证券公司 月入8000元以上 毕业四年 我是一家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除了留下银行卡里可供一两个月生活的活期储蓄,我的钱几乎都在理财市场。可能是专业出身的关系,习惯了“货比三家”。国家法律有明文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的工作人员不准买卖股票,我只能在别的地方下功夫。对比了信托、银行理财等多种产品,主要选择了基金定投,这种适合长期的投资理财计划。 基金定投是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比如每月固定一日以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有点类似于银行零存整取方式。如果急需用钱,也可以随时赎回。当前股市低迷,反而可以越买越便宜,当股市回升后的投资报酬率也胜过单笔投资。 不过,不管用那种理财方式,投资就是一种跟风险的博弈。在选择产品时,还是要充分考虑期限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要贪太高的利息。初入这行,很可能短期会亏,要有一定的眼光。 当然,理财计划也跟每个人的人生规划紧密相关,理财总是要在有闲钱的基础上。比如单身可以存钱,如果谈起恋爱,就很难省下钱来了。 王雪骅点评: 这位先生本身是金融从业人员,也比较有理财意识,选择了比较好的理财方式基金定投。因为他本身收入比较高,我建议他可以配置一份人身保险,他还年轻,费率也不高。 “先学习后再买 盲从跟风要吃套” 关键词 股票 岑璐 女 27岁 银行职员 毕业5年 月收入4000~4500元 我的理财想法始自2013年,一开始是被单位任务逼的。刚进银行,一直在忙着完成各种“任务”,拉存款、做理财,赶鸭子上架似的被逼着去了解了许许多多的理财产品,也下手买了些。我试过的不多,主要是基金、纸黄金、纸白银,还有国债理财产品……算下来,这几年收入有30%~40%在投资。 银行的理财产品相对风险低、有保障,在我的“投资”中,三分之一买了银行理财,剩下三分之二,相当部分买了股票型基金。 去年上半年,股市一片大好,在周围人的“怂恿”下,我也跟着买了些朋友们都看好的股票。有些人快进快出,赚一点就跑,算有赚到钱,像我那样,把10万元“巨款”直接投入股市,便万事不管的实属“小众”。于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巨款”活活熬成了“嫁妆”———一时半会儿不得挪用的随身之物。 工作以后,我的钱都是自己保管,父母难得过问。因为在股市亏了钱,也不好意思再向父母明说,只学会了总结经验:先学习再买,不要盲从。 毕业五年,渐渐学会了把自己钱分门别类;也学会了用信用卡预支下月的钱投资,利用利率差赚点零花钱,总体还是小打小闹为主。 王雪骅点评: 以上这位主要问题在于投资品种分散,造成首尾不能兼顾。此外,她已经投了股票基金,再投股票,风险还是没有分散。至于如果抱着随波逐流的投资心态,我觉得没必要参与股票投资,做做基金定投就可以了。她本身也在金融系统,消息面比较灵通,哪个银行理财产品好都可以作为参考,还是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