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产品在不断丰富,技术在不断升级,消费热点在不停地切换,需求层次在不断调整,商业模式也在不断翻新。 这是一个不断在推陈出新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商机不断涌现的时代。从今天起,东南商报推出《创富吧》栏目,关注那些发现并抓住了商机的人物,解剖他们走向成功的密码,启迪大众智慧,助推创业创新。 说到去哪里下馆子,许多人的首选不一定是喝粥。“喝粥”在许多年轻人眼中就是“老年人”的活动,加上老式粥铺子给人留有装修简陋、小菜单调、风味寡淡等印象。 而偏偏就有个年轻人,打着“喝粥”的旗号,并成功地将一锅锅粥熬进了年轻人的心里。他是张弛,禾丰记粥店的创始人,在创业这短短的1年中,已经在宁波扩张了7家门店。 记者 劳育聪 设计师大胆跨界“玩”餐饮 初见张弛,是在禾丰记和义店中。“最初,我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学习平面设计,之后还读了营养学研究生,没想到这两门课程竟为禾丰记埋下了伏笔。”张弛回忆说。 2012年,他回到家乡宁波,开了一家设计公司,主要帮客户做餐饮方面的设计。后来他谋划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食铺。张弛说,“粥是一种十分养胃的食物,辅之以各种其他新鲜的食材,能作出大文章。” 2015年他投资了50万元左右,在彩虹南路与两个朋友合伙开了第一家禾丰记。 “当时因为初建团队,人员不稳定,我常常早上7点起来,凌晨2点才睡。”当时他不仅包揽了早起买菜的任务,还要做服务员,常常工作到夜宵结束为止。 由于粥店的生意不错,所以经常一天要买两次菜,而且每天都能将食材用光。“遇到食材不足是常有的事情,这时候我就会‘厚着脸皮’向隔壁的店铺去借。” “这中间想过要放弃,但每每有这种想法时,我又会一遍遍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开店。”他认真地说道。 这样日复一日枯燥单调的生活一直坚持到禾丰记有稳定的团队。张弛告诉记者,成员们在讨论一道菜时会有各自的想法,有的人会对配料提出想法,有的人会对定价有所异议,而恰恰是这样,才会令每一道面世的产品都趋于完美。 2个月以后,张弛在鄞州区的环球银泰城开启了第2家店。 不只是粥,细工熬制的还有文化品牌 张弛自豪地告诉记者,小店在开张半年后就回了本。 “开粥店,不仅仅是做粥,更是在熬制一个品牌,”张弛说,“通过装修、产品等方面的一反常态,迅速打造出风格鲜明的品牌。” 禾丰记店内的装修以木结构为主,轻快明亮的色调配上精美的食器。“几乎每一个经过店面的人都会被巨大的‘粥’字吸引到。”他指着门口的木招牌介绍说。 “我们每周都会研究新菜,就像刚刚推出的辣拌菜系列,就是一个独特的创意。”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心机。“我们会结合当季的食材,推出一些特别的料理”,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就如辣拌小龙虾,就是当季的美味。厨师会将每只小龙虾都剥好,省去食客剥虾的麻烦。到了秋季,就会轮到辣拌大闸蟹了。” 在丰富菜肴提高粥的附加值的同时,每一个搭配也有门道。张弛指着桌上的海带丝表示,这道小菜就是为了适度中和人体内的酸性而准备的。 “如果做一般的粥很容易面临同质化的竞争,但是注入品牌元素就会完全不同。”张弛说,“我会准备一些时髦的元素。去年圣诞节的时候,我们曾经策划过一个肌肉男的Party,当时邀请到了宁波本地的一些健身达人来当服务员,十分抢眼。” 张弛还动用过影视元素,前段时间的电影《超脑48小时》就选择了禾丰记为一个发布点。 “我们会在线下搞一些活动,许多第三方媒体看到了也会自愿为我们的创意去推,这样比直接插入软文广告好许多,显得没有过度商业化。” 种种活动,加之以上乘的食材,牢牢地圈定了一大批年轻粉丝,再由年轻人去影响身边的年长者,形成了一个良好而稳定的传播圈。记者了解到,目前每家店的平均日销售额稳定在1.2万元左右。 传统的饮食还会有更疯狂的“玩法” 张弛的目标是将禾丰记布局到全国各地去。“下一步,我想去开一个有关粥的文化基地,通过科技的元素,去展现从一粒米到一碗粥的全部历程,生动形象又令人震撼。最好能有一个环形的厨房,客人们坐在中间喝着刚煲出来的砂锅粥,用一圈环幕展现粥的全过程。” 他也很期待可以与一些学校合作,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小朋友能够来到禾丰记,亲手接触到每一粒精挑细选的米与新鲜的食材,甚至可以开设DIY煲粥的课程。“寓教于乐的方式,应该最能让孩子爱上传统的饮食文化。”张弛说。 作为科班出身的设计师,他当然还留存着做禾丰记文创周边的设想。他指着一锅粥对记者说:“或许,这些店中的产品有一天可以成为玩具。” 他所说的这些并不是空中楼阁,比如南京的盐水鸭被做成抱枕,受到许多年轻受众的喜爱。 张弛说:“把传统的饮食文化打造成一个轻快明亮的品牌,是一件很性感的事情。” 记者手记 对于许多涉足餐饮界的人士来说,如何将传统饮食改造得时髦轻快常常成为一个难题。但在互联网发达到足够带动粉丝效应、社群效应的今天,各种大胆的设想得以有了一片能够着陆的温床。 记者观察到,近年来不乏西贝莜面村、西观肉夹馍等品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些品牌通过年轻化传统饮食的手段,吸引受众。此外,传统美食店面的营销也不单只专注于食物本身,还会借助社交媒介去扩大营销的范围。这无疑也是一场食客资源的掠夺战。 禾丰记作为宁波本地的饮食品牌,已占据了我市砂锅粥市场的一席之地。在这场“传统饮食转型为时髦品牌”的战役中,张弛凭借食材、产品、文化、策划、传播等各种元素,完成了一项颇具借鉴意义的营销艺术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