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视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醋的韵味

  谢明海查看醋的成色。
  蒸好的糯米用树叶包裹起来,接下来的工序是发酵。
  为了让糯米更好地发酵,要盖上草药。
  糯米原料放入缸中再次发酵。
  泡好的糯米捞出来,准备上蒸。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儿时提着瓶去打醋的记忆,总在不经意间跳出脑海,拨动心弦。随着工业化的兴起,传统的手工酿醋如今已很少见到。不过,在鄞州瞻岐镇东一村,还有一家传统手工酿醋的醋坊,里面不时传出阵阵醋香。

  54岁的谢明海和妻子徐爱娟一起经营着这家醋坊。常年的劳作让夫妻俩看上去格外精干。“这门手艺可是祖传的!”说起自家的米醋,老谢显得特别自豪。

  老谢说,从记事的时候起,他就跟着父亲学做米醋。手工酿制的过程费时又费力,但酿出来的醋,“总带着一股独特的韵味,这是一般用机器流水线生产的醋所不能比的”。工厂化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冲击着传统的手工作坊,老谢的醋坊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举步维艰。“总舍不得这门手艺,也舍不得儿时跟着父亲做醋的那段记忆。”为此,老谢咬牙坚持着,夫妻俩起早贪黑,推着小车出去卖,不但跑遍了附近的乡镇,甚至远赴象山叫卖。最近几年,传统酿造的食材产品重新散发魅力,老谢的醋坊生意渐好,每到周末,甚至会有外地客人特意赶来买醋。

  从最初的糯米到最后制成食醋,要经过浸米、蒸饭、包饭团、反复发酵、打粑等工序,许多动作都要重复数十甚至数百次,其中的辛苦自不必提。老谢说,手工酿醋最好的时间是每年的6月、7月、8月,因为手工酿醋要进行天然发酵,这段时间的气温最理想。

  记者  王鹏  通讯员  陈科峰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