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画 沈欣 |
天气热了,爆胎事故频频发生。据交警部门不完全统计,在高速或城市高架桥公路上,42%的意外交通事故是由高速爆胎而造成的,高速爆胎已成为高速及高架桥公路交通意外事故的“头号杀手”。交警部门昨天发布预警,广大驾驶人要保养好轮胎,防止车辆爆胎。 记 者 张贻富 通讯员 朱忠义 小货车爆胎侧翻引发三车追尾 6月4日凌晨,在鄞州区环城南路高架西往东靠近芝兰新城路段上,一辆装满瓷砖的蓝色小货车爆胎后侧翻,还引发三辆小车连环追尾事故,造成该路段局部路阻,所幸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起事故是发生在当天凌晨4点左右,当时肇事司机并没有报警,而是忙着将抛洒在路面上的瓷砖拾起归拢,再叫来另外一辆小货车接驳运走。直至清晨6点51分,才被一名过路司机发现并打了报警电话。 交警闻讯赶到现场时,又发现有3辆小轿车发生连环追尾,并造成该路段局部路阻。发生侧翻的是一辆蓝色微型小货车,车体是向左侧倾翻,滑行中车头还撞翻路中间的一道黄色隔离栏,前挡风玻璃已全部震碎脱落,地上散落许多玻璃碎片。 经查,该肇事小货车司机姓曾,26岁,贵州德江县人。据他说,当天凌晨,他和同伴从轻纺城驾车出发,准备运送一车瓷砖到东部新城工地,行至事发路段时,车辆右后轮一只轮胎发生爆胎,造成小货车突然失去了重心发生侧翻。 “当时车头发飘,方向盘把持不住,随后就向左侧倾翻,撞到中间交通护栏,车头挡风玻璃被震碎,幸好我俩系了安全带,后来从前挡风玻璃处爬出。”曾某后怕地说。 交警在处理好三车追尾事故后,又叫来拖车将侧翻小货车吊起拖走,并将曾某驾驶证、行驶证予以暂扣,该路段才逐渐恢复了畅通。 高速公路或高架桥上爆胎非常危险 根据交警部门不完全统计,在高速或城市高架桥公路上,42%的意外交通事故是由高速爆胎而造成的,而时速在160公里以上的超速行驶,发生高速爆胎引发的死亡率接近100%。 交警部门分析总结了爆胎的几种原因——— 1、轮胎气压过低,使得胎面与地面摩擦增加,滚动阻力上升,造成胎体温度急剧升高,胎面橡胶变软,老化速度加快,引起胎体局部脱层和胎面磨损加剧,就很有可能发生爆胎。 2、轮胎充气过高,这样做会加快轮胎的磨损速度,从而加大了爆胎的可能性。 3、轮胎安装错误。有的驾驶员在更换轮胎时,没有对所要更换的备胎进行动平衡试验就直接使用,如果换上的是不平衡的车轮,特别是在时速80公里以上的高速行驶中,由车轮的不平衡引起的磨损非常剧烈,最终导致爆胎。还有些驾驶员在更换前轮轮胎时,对车轮的外倾角和前束没有准确定位,这样在行驶时就容易引发爆胎。 4、轮胎缺乏必要维护。有些驾驶员忘记了对汽车的经常性维护,不对轮胎进行换位和保养,这样轮胎就会出现磨损不均的现象,容易形成薄弱处,导致爆胎。此外,如果不及时清除夹在轮胎花纹内的石子,也会加快轮胎的磨损速度,导致爆胎。 哪些轮胎不能用,轮胎怎么维护? 1、过期轮胎坚决不能用。一般情况下,轮胎的使用寿命在2年~3年或行驶6万公里左右,超过使用寿命或已经严重磨损的轮胎应及时更换。 2、“带伤”轮胎千万别再使用。所谓的“带伤”轮胎一般是指发生在轮胎侧壁上的漏孔,车主在日常行车中走的道路比较复杂,因此扎胎现象在所难免。轮胎扎伤一般是正面的漏孔,可以进行修补,补好后也能正常使用,但如果轮胎侧壁或轮胎侧壁与轮胎面夹角中的漏孔就不能修补了,即使修补好了也不要再使用。 交警提醒车主,日常行车中要经常检查轮胎是否有损伤,看轮胎的表面是否有扎钉、割伤等现象,一旦发现损伤要及时修补或更换。如果发现轮胎花纹沟中存在一些石子等,也要及时剔除,避免轮胎冠变形。另外,不要让轮胎接触油类和化学物品。 3、每隔一段时间要给轮胎换位。车辆每行驶5000公里应做一次轮胎换位,每行驶5000公里~1万公里做一次四轮定位,以避免轮胎非正常过度磨损。不允许在同一轴上安装不同型号或者新旧差异较大的轮胎。车轮不平衡度超标,高速行驶时将会产生高频摆动,造成轮胎偏磨,不利于行车安全。轮胎修补后应该进行动平衡检测调整,轮胎单边动平衡检测值应该小于等于40克。 车子爆胎了,怎么处理才安全 交警建议车主,在平时一定要养成定期检查轮胎气压的好习惯。 如果开车在高架桥上爆胎了,要这样做:不要惊慌,双手紧握方向盘,控制汽车尽量保持直线行驶,轻踩制动踏板。在注意后面车辆的同时,缓慢制动并驶离主干道。爆胎后切勿紧急制动,以免因制动力不均而使车辆甩尾或翻车。 如果是后面的轮胎爆裂,汽车的尾部就会摇摆不定、颠簸不已。只要驾驶者保持镇定,以双手紧握方向盘,通常都可以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此外,最好反复一下一下地踩踏制动踏板,这样可以把汽车的重心前移,使完好的前轮胎受力,减轻爆裂后轮胎所承受的压力。记住,不要过分用力踩制动踏板。 如果爆裂的是前面的轮胎,会严重影响驾驶者对方向盘的控制。遇到这种情形,应该尽可能轻踩制动踏板,以免车头部分承受太大的压力,甚至导致轮胎脱离轮圈。还要用双手稳握方向盘,这样在汽车大幅度偏左或偏右行驶时,还可以立刻矫正。 提防夏季四大安全隐患 夏季高温炎热,历来是用电用气的高峰,也是家庭火灾的高发季节。如何安全度夏?警方提醒市民注意四大消防隐患。 隐患一 别让电器太“累” 【安全提示】使用家电应注重“劳逸结合” 酷夏到来,空调、冰箱、电扇等制冷吹风的家电成了很多市民日常不可或缺的电器。电器不停歇的运转,考验着电器线路。一旦电路超负荷运行或短路,便容易引发火灾。 宁波每年夏季都会发生类似因为电器过度使用导致的火灾警情。警方提醒,要经常检查,如发现裸露、松动或发热等情况,要及时更换;对新增加电器要注意总用电量是否超过电线的安全电流值,及时更换残旧超龄的电线。 隐患二 别让车子太“晒” 【安全提示】车停阴凉处,勿放易燃品 据交警介绍,要防止自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车况,行车前务必检查汽车线路、电路和油路,确保无破损、漏油、胶皮老化等现象。同时避免不合理改装线路。其次,车内不要摆放危险品。最后,不要让车子长时间暴晒。 汽车自燃现象近段时间以来已经连续发生多起,常见于汽车在中午温度较高时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警方表示,炎热夏季,汽车也容易“上火”。由于车内电机故障、线路老化、油箱漏油、摆放物品不当等原因,每年都有不少汽车发生自燃事故。 隐患三 别让充电太“满” 【安全提示】电动车充电尽量摆室外 要避免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很重要的一点是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充电,不得长时间充电,充电时应尽量在室外进行。 每年电动车引发的火灾事故,多发生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易起火,与电动车的充电环境、车主使用习惯和电动车自身材质等都有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往往是充电太满导致的。 隐患四 别让“熊孩子”玩火 【安全提示】教会孩子安全用火 暑假开始,对于孩子玩火问题,家长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如教会孩子正确报火警,教会孩子安全用火,教会孩子逃生。 儿童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在对电器、火光感到好奇时,往往会趁大人不注意时点火玩耍,或模仿大人到厨房里使用煤气做饭,这都很容易发生意外,引发火灾。 孙红青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