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警营内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牢平安篱笆的老民警

  人物档案:姚建明,今年已经58岁,1986年进入公安,已经有着近30年的警龄。如今“承包”的片区是余姚梨洲街道经济开发区西区、苏家园村和三溪村。

  守护平安,姚建明有自己的工作方法。首先,姚建明要给他的辖区筑起一道牢牢的“篱笆”。姚建明把大多数防范重点都安排到了夜里,因为白天不管企业还是村里,都有自己的安保人员,可一到了晚上,就容易出现漏洞。

  所以他将辖区里所有的视频监控都认真检查了一遍,该修修,该换换;又对所有企业安保人员统一培训,能装防盗设备的全让装上;又要求所里在安排巡逻人员时,一定要对自己辖区形成互补;得到了所里的支持后,他又对辖区里的巡逻力量进行思想和实战的教育培训,将自己的工作思路明确传输到了每一个环节之中。

  在姚建明这套针对性防范措施下,他的辖区很快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平安辖区,各类案件比较零星。一旦出现系列性的案件,姚建明也会快速反应,及时扎紧那道“篱笆”。比如,去年10月,经济开发区一下有4家企业保险箱被盗。姚建明立刻分析案情,找准案犯作案特点,发出4条针对性整改措施,所有企业全部通知到位,效果立竿见影,至今都没有再发过此类案件。 

  “篱笆”里面,除了纠纷,偶尔会有一些案子。遇上纠纷最不怕,老姚30年的警龄,任何纠纷都能立即解决。对于案子,别看老姚年纪大了,常年都是社区民警,倒退六七年,他还是余姚市公安局办案数量排名前列的优秀个人,打击犯罪,抓捕嫌犯,应了那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

  去年上半年,辖区苏家园村的一家网吧门口,陆陆续续被偷了六七辆电瓶车,姚建明整理起了这个系列的案子,准备自己想办法把人给抓了,以绝后患。

  他连续查了几次案发监控录像,发现了嫌疑人的一个特点,对方每次都先骑着自己的电瓶车找目标,撬开车锁后,回家放好自己的车,然后步行再来骑走被盗车辆。但小偷不是每天作案,所以姚建明只好“守株待兔”。他好几天都盯在网吧附近,终于在5月26日中午发现了嫌犯,在对方撬开车锁,回去放车的这段时间,姚建明迅速部署警力,等到嫌疑人再次回来“取车”时,被抓了个正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