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新趋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器人上门送件 你准备好了吗

  无人机投递包裹。
  (图片来自网络)
  推广员从无人机上取下包裹。

  无人机把包裹送到家门口,机器人在仓库里分拣包裹,戴上VR眼镜就能实时跟进快递小哥的派送路径……这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情境,其实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昨日,由菜鸟网络主办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在杭州召开,国际国内主流快递公司、邮政公司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智能、大数据、基础设施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记者 史娓超

  从收件到派件都包了

  在宁波某写字楼里上班的白领林女士要寄快递,她不用拨打快递员电话,只需要在线告知后,一辆履带式的机器人就会自行乘坐电梯,跃过门槛,来到林女士面前,前置摄像头识别确认身份后,后台还伴有语音对话。林女士直接让包裹放在机器人背篓,扫描付款,即可完成寄发快递全过程。

  以上场景是不是听上去很炫酷呢?昨天,在全球智慧物流峰会现场,记者了解到,这种机器人已经有了雏形。

  而这还只是一部分。在会议现场,多家物流公司代表亮出了各自研发的智能物流相关的绝活,几乎覆盖了一个包裹从收件到派件的全过程。记者也亲身感受了一把。

  收完件以后,一个包裹就上路了。不放心包裹在路上的状态?德邦物流研发了一款连接VR虚拟现实眼镜的派送路径可视化软件。戴上VR眼镜,你可以实时跟进这个包裹在哪个城市哪条街区,负责派送的快递员当日接单量、预计何时可以送到你的家门口等,还可以虚拟打开包裹,查看寄送物品的状态。

  如果网购了一箱水果或者一束鲜花,想要实时监控运输过程中是否全程冷链,也没问题。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一款便携式智能保温箱,快递员把生鲜类商品放进这款保温箱,你就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运输过程中保持的温度是多少。

  此外,记者了解到,菜鸟目前还在研发一款无人配送机器人。不同于仓内分拣机器人的是,这类机器人适用于相对封闭的居民社区和企业园区、办公楼的最后几百米配送。

  接到指令后,机器人可以去配送中心取件,并通过智能计算迅速选择最优路线将货物送至达收件人手中。为了适应复杂的环境,菜鸟在设计中包含了机器人乘坐电梯、给人让路、避开障碍物、自动寻找室内位置等功能。

  一台机器可替代9个人力

  仓储管理是电商成本大头之一。如果能在仓库实现智能化管理,相比人力,一方面提高物流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帮助物流企业节省相关成本。

  昨日在会议现场,记者还看到了一款仓储机器人。这款外形看起来很像扫地机的机器人,干起活来可一点不含糊。据介绍,在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仓库内配备有50台仓储机器人。分拣线的普通人工效率以150件商品/人每小时计算,采用仓储机器人方案,工位区每人的工作效率可提升至450件商品/人·小时,节省出2个人力成本。此外,每台机器人通过间隔快充方式可实现一周7天、每天24小时工作。几项因素叠加在一起,一台机器人相当于9个人力。

  据了解,目前菜鸟位于天津、广州的仓库已经实现了部分机器人操作,其中天津仓内采用了另一款名为“曹操”的仓储搬运智能机器人。“曹操”是一部可承重50公斤、速度达2米/秒的智能机器人。接到订单后,它可以迅速定位出商品在仓库分布位置,并规划最优拣货路径,拣完货后会自动把货物送到打包台。

  亚马逊早在2012年就开始采用机器人开展仓储物流业务,他们将仓库工作分解成两部分:所有员工只需要在固定的位置进行盘点或配货,而机器人则负责将货物(连同货架)一块搬到员工面前。

  此外,目前菜鸟物流正在研究的另一款机器人是一种托举型机器人,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智能度,工作的时候在矩阵环境中运行,可以同时操纵多款机器人在仓库内协调运作。

  据菜鸟CEO童文红在会上透露,其末端配送机器人、仓内复杂拣货机器人矩阵、无人送货机等多款物流机器人有望在年内投入使用。

  电子面单将成未来趋势

  除了让机器人成为人力的补充,会上,业内人士指出,未来物流实现智能化,电子面单和地址库将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由于纸质面单没有接入数据平台,快递公司需后期手工录入简单信息,录入成本很高。一个熟练的操作员,完成一个传统面单录单平均需要2分钟左右,一小时最快也只能录30个运单。使用电子面单后,只需快递巴枪扫描一下运单号,完整的运单信息即可生成入系统,一秒钟可完成入单动作。“在录单这一块,就能节省不少人力。”

  据了解,目前占全国电商市场份额90%以上的主流快递公司全部实现电子面单的普及使用,淘宝全网70%以上的包裹量都已经使用电子面单了。预计年底可以达到80%。

  区别于传统纸质面单,电子面单是一种信息化面单。有了电子面单,一个包裹在上亿件包裹中被高效识别、处理、配送。各快递合作伙伴数据显示,使用电子面单,发货速度能提升30%以上。

  在快递分拨中心,电子面单也发挥着提效优势。过去包裹在转运中心,需要分拣员根据包裹上的地址去人工判断包裹的下一站路由,进行分拣,而现在分拣员根据电子面单上的路由信息即可进行分拣。这是菜鸟网络基于电子面单提供的大数据路由分单服务,电子面单打印的时候分拣路径信息会自动生成,大大降低了仓库分单工作压力,且准确率更高。

  ■相关新闻

  京东试运营无人机配送

  6月8日,京东在江苏宿迁送出了无人机配送试运营的第一单。本次试运营共展示了3款无人机,载重从10公斤到15公斤不等,可自动装卸货,送货航程达5公里。

  据京东官方介绍,送出的货物都是村民在京东上实际订购的商品,此后也会在宿迁继续用无人机进行配送。目前京东已在4个省拿到了无人机空运许可。

  据悉,京东无人机从宿迁市曹集乡天同庵村居委会起飞,降落地为曹集乡孙庄乡村的京东推广员站点,直线距离5公里,单程约10分钟。

  根据目前的测试,正常情况下,京东无人机往返10公里,成本不到1度电,也就是不足0.5元,而且也比汽车配送要快。

  从2014年开始,国内的主要电商都开始了渠道下沉,布局农村,但是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始终难以解决。刘强东在4月份曾透露,京东已经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研发物流无人机和机器人。

  在5月底的中国大数据博览会上,京东的送货无人机高调亮相。负责无人机研发的京东事业部负责人肖军称,目前,农村送货成本5倍于城市,而无人机能很好解决成本问题。

  肖军说,在云南贵州这些山区,直线距离15公里的路程得跑上大半天,而无人机可以直接走直线,在成本上是很大的节约。

  在安全性方面,肖军称,无人机将会按照提前规划好的航线飞行。规划航线的同时,已经避开了学校、居民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京东公关部负责人张志统指出,为应对航线中出现的意外障碍物,京东送货无人机具备一定的自动避险功能,但并没有透露技术细节。

  据介绍,目前京东已经拿到了宿迁地区120米以下空域授权,并且与空军和空管部门报批了固定航线,未来一年将在宿迁开设更多的无人机送货站点。

  据新浪科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