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市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多措并举,打防结合,在市综治办牵头下,成立宁波市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对我市通讯(网络)诈骗案件进行紧急查询、止付、冻结等操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今年1-5月,市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快速止付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39起,冻结总金额达1848万余元。5月份,全市发生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13.02%,环比下降21.46%。 5月13日上午10点,市区一家电器公司财务人员林某某在上班时,在聊天软件上接到案犯冒充的“公司总经理”指示,以网银转账方式向对方汇去50万元。市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接到市公安局警情推送后,立即进行了紧急处置。因该案涉案账号为深圳一家银行的账户,市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迅速联系深圳市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请求协助,最终在对方的大力协助下成功止付涉案一级账户内资金19.6万元,以及15个二级涉案账户内共计30.4万元,50万元被骗资金全部成功止付。 据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介绍,近期有多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通过市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成功止付,其中多为冒充熟人诈骗、网络购物诈骗、信用卡提高额度诈骗等。 今年5月30日下午3时,慈溪市民陈先生报案称,他在家中上网做生意时,收到“北京蠡木服饰有限公司”厂家直销的广告,对方称支付预存款可以折扣价进货。5月26日、27日,他两次通过支付宝向对方银行卡账户转账总计10799元。后来对方将其拉黑,他才发现被骗。 暂住在慈溪市横河镇的潘先生也报案称,5月27日上午,他也遭受“北京蠡木服饰有限公司”诈骗,作案手段与上述情况如出一辙,潘先生先后三次通过支付宝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帐户总计汇去7799元。当天,市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接到警情后,迅速对涉案账号和资金流开展快速查询、止付操作,以上2起案件涉案资金全部止付。 6月2日下午,余姚市民马先生报案称,今年5月中旬,他在余姚市阳明街道丰山路一家机床公司内,接到冒称“做高额银行信用卡”的诈骗电话,对方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审查信用度、去银行办理网银U盾及存款业务。6月2日中午,马先生在自己银行卡内转存入10万元后联系对方,2个小时后对方冒充上海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联系他,他按照对方用QQ发送的操作步骤,登录网站进行操作发现卡内10万元被转走。 当天下午,市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接到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警情推送后,按照相关工作流程要求,迅速对涉案账号和资金流开展快速查询、止付操作,成功止付10万元。 据市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中心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支撑侦查破案工作。今年4月25日至5月5日,中心派员分赴我市江东、奉化、象山等地,对接处警民警和协警进行授课,明确通讯(网络)诈骗犯罪警情的前期处置原则和注意事项,提高接处警有效性。同时,充分依托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及时规范地将此类案件警情信息录入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记 者 张贻富 通讯员 俞 敏 刘 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