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迷到警员的转变 人物档案:胡宁,从小听着广播剧“刑警803”,看着电视剧《刑警本色》长大,刑警的形象已经深深刻入他的心中。如今真正走上刑警岗位,胡宁才知道,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小时候觉得刑警打击罪犯、锄强扶弱,是正义的化身,他们身上都有一层光环加身。如今切身经历过后才知道,刑警身上除了责任就是担当。”胡宁说。 去年6月18日17时许,海曙区青林湾西区发生一起特大入室盗窃案。由于犯罪嫌疑人异常狡猾老练,现场几无作案痕迹。 来到现场,胡宁通过对案发现场进行细致勘察及走访,加上对小区内海量的视频监控不断甄别寻找,12小时无眠而枯燥的寻觅后,终于发现犯罪嫌疑人离开现场后,搭乘火车离开宁波。之后,胡宁循线追踪,细心查清了四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均系广东英德籍人员。 马不停蹄,胡宁立即投入追捕工作,在辗转广东广州、清远、英德、佛山等多地以后,胡宁在佛山公安机关的配合下,终于将四名嫌疑人抓获归案中。经过审讯,四名犯罪嫌疑人还向胡宁交代了其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所犯的其他系列性盗窃案件,至此一起横跨多省的系列性入室盗窃案件顺利侦破。 作为一名刑警,胡宁除了耐心细致,还有异于常人的机智。2014年2月18日和25日,海曙区天一家园小区连续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件。被盗现金、手机等物价值不高,但因同一小区连续发案,影响极为恶劣。 胡宁灵活运用视频追踪、走访调查等多种侦查手段,攻坚克难。特别是在一处关键视频监控处,因下大雨和角度问题,胡宁起初并未发现嫌疑人,案件在这里似乎戛然而止,在条件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胡宁反复研究比对该处的视频监控,寻找其的蛛丝马迹,最后通过地面上一滩积水中的倒影中发现了犯罪嫌疑人坐上出租车这一重要线索,最后抽丝剥茧,终于查明了嫌疑人逃离的轨迹,抓住这一关键线索后顺利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后随同专案组同事在宁海西店、奉化尚田等地将一个贵州沿河籍爬窗入室盗窃的团伙一网打尽,成功破获此案,为群众追回大量赃物,也为海曙刑侦争得了来之不易的宝贵荣誉。 刑侦工作带给胡宁太多,对于胡宁来说,刑侦对他的意义已经不只是一份工作,更多时候代表的则是一种使命、一份责任。 和罪犯较劲的“夺刀哥” 人物档案:冯能吉,在宁海跃龙派出所,大家称冯能吉为“夺刀哥”,这是因为在一次抓捕工作中,遇上一名持刀的犯罪嫌疑人,为避免有群众被误伤,冯能吉当机立断徒手夺刀,最后刀被夺下来了,手上却被砍了两道口子。 自参加工作以来,冯能吉一直从事派出所的刑侦工作,空闲的时侯,他喜欢给各种类型的案子做分类归纳,他说:“破案其实就是和罪犯较劲,多看看总能发现新线索。” 凭着这股劲,工作以来冯能吉侦破了数十件有重大或较大影响的案件,打击处理人员总计220余人,为群众直接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2015年夏天,辖区某小区接连发生5起入室盗窃案,冯能吉将这5起案件串联起来,确定是同一伙人所为。冯能吉调取第5起案件的视频监控,发现凌晨2点两名可疑人员走出小区大门,而下一个路口就消失不见。“他们应该是坐车逃离,而且极有可能是出租车。” 为了证实这一猜想,冯能吉马上调取该时段在小区周边载客的所有出租车视频,果然发现了这两名嫌疑人,并从视频中获取了他们的体貌特征,但两人在奉化下车后线索又一次断了。只凭体貌特征找人,无疑大海捞针,冯能吉再次大胆推测这两人下车后应该会到附近的网吧或旅馆过夜,将寻找范围缩小,最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 “抓住一个线索,我会把自己当成犯罪嫌疑人,想下一步他们会怎么做。”冯能吉说起了他曾经办过的一个飞车抢夺案,犯罪嫌疑人在宁海跃龙、桃源辖区接连作案三起,但调取视频,联系受害人,现场痕迹勘察都没有得到有价值线索。他猜想:“在宁海没有线索,或许是流窜到宁海的团伙。” 有了想法立即行动,通过查询发现在三门也发生了类似的飞车抢夺案,作案的就是这两名嫌疑人,冯能吉赶往三门展开抓捕,但两名犯罪嫌疑人已经离开去往台州。民警赶往台州,极其谨慎嫌的疑人却已离开,就这样民警一直只能跟在他们后面跑。 冯能吉决定改换思路,要赶到他们前面去。通过研究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路径,判断出下一个地点极有可能是温州,他大胆地决定,率先赶往温州守株待兔。果不其然,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温州现身,民警立刻展开抓捕行动,将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被抢的财物也大部分追回。 出差成“瘾”的阳光男孩 人物档案:谢鑫权是慈溪市公安局观海卫派出所网络诈骗案件的一名联络员。每天早上一上班,他就会浏览整理前一天涉及网络诈骗的案件,与局里联系沟通。 身材高大健壮,双目明亮有神,说话时嘴角的微笑透露出一丝孩子气,日趋成熟的干练和阳光率真的个性集于一身。他就是观海卫中心派出所年轻的刑警谢鑫权。 去年10月份,辖区一家企业的财会人员应“老板”邀请加了微信好友,后按“老板”在微信上的指示,向某帐号汇出了98万元款项,当“老板”再次要她汇款时,她才意识到自己遇上了骗子。谢鑫权接收这个案子后深入侦查近4个月,期间,他奔赴广西、福建、广东、深圳、江西等多地,查资金流向、查视频镜头、跟踪取款人,终于让案子有了明确的方向,最终抓获了嫌疑人,并收缴了其随身携带的50万元赃款。 今年3月,谢鑫权和同事们在辖区蒋家桥村的排查中发现某一出租房内有一些手机、大量电话卡,以及配套的笔记本电脑等器材,怀疑这是一个网络诈骗的窝点。他和队员们在那里持续蹲守了近一个月,终于抓获了一名返回该出租屋欲继续上网实施诈骗的男子。经审讯,该男子承认他与他姐姐合伙,利用网络系统语音提示,以高薪求职的方式实施诈骗作案。接着,谢鑫权赴四川、到江西,顺藤摸瓜,跟踪、蹲守、追击,侦查此案,找寻受骗人,终于让案件水落石出,嫌疑人供述行骗4起,收缴赃款1万多元。 在基层派出所,刑警办案节奏非常快,经常这个案子侦查刚刚结束,又接收另一个新案子。不管案子大小,谢鑫权和队员们都是闻警而动,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 今年5月18日凌晨4时,派出所开展一起贩毒案的抓捕行动。蹲守在新宅村的谢鑫权和队员们隐蔽在一辆大车里,目光炯炯,监视着嫌疑人有可能出现的路口。4时半左右,一辆摩托车从前面驶来,夜色中,谢鑫权一眼认出了骑车人身上的外衣与此前监控中发现的嫌疑人一样,立即示意队员下车,开上早已准备在一旁的小车进行追捕,在嫌疑人所骑摩托车转弯时迅速超车截住,嫌疑人还没来得及反应,身手敏捷的谢鑫权已纵身飞来,连车带人将对方扑到在地,其他队员一齐上前,将嫌疑人牢牢抓住。 村官出身的刑警 人物档案:马许波,象山丹西派出所刑侦中队民警,从一名村官成为一位民警,办案果断干练的马许波并非科班出身,却在工作中将自己打磨成优秀且资深的刑事民警。 一张干净整洁的办公桌,一台电脑,几把椅子,马许波办公室里的物件寥寥可数,简单朴实一目了然。桌上的一沓档案卷是今年3月份江苏无锡特大电信诈骗案的资料,案件发生至今已有几个月之久,可还是有很多后期工作等着他去处理。 “一开始没有经验,心里总是没底,但很快就调整过来了。”回想起自己的从警经历,马许波依然感慨。 不懂业务知识,不懂办案流程,在老民警的带领下,他迅速进入“角色”,不但自学有关法律书籍,还虚心请教同事,现在的他无论任何刑事案件都能独挡一面。 派出所事务繁忙,经常接到居民的报案。去年7月,一位事主报案称自己2吨铜被偷,损失价值7万多元。马许波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调看现场周边的监控,锁定嫌疑人、寻找线索、抓捕审查……案件在短时间内圆满告破。而对于最后一个未归案的嫌疑人,马许波选择从家属入手,一面收集资料、一面做劝导工作,最终成功劝得嫌疑人前来投案自首。 刑警的工作大到刑事案件,小到小偷小摸,总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破案。其实在派出所里,每一位刑警所过的每一天,他们的工作对象以及工作方式,都与马许波无异。回看监控数十遍、长时间的蹲守、抓捕嫌疑人,从案发到破案,短则两三天,长的几个星期甚至更久,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马许波和同事们经常不间断地加班工作,都没有固定的休息日。 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妻儿,马许波为此感到很内疚。采访的时候,他偶尔念叨起两岁儿子说的一句话:“妈妈是腾腾的,腾腾是爸爸的,爸爸是单位的。” 经常看电视剧里面,警察在勘查犯罪现场,一摸指纹、一个脚印,甚至一个不起眼的纸片,都被保留为证据,这种严谨的专业刑事技术工作让外人看着十分震撼。马许波说,他干的就是这种事,用工作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现在的他干起工作来一如既往的投入,不管如何忙碌、危险,他始终热爱这份令他感到骄傲的职业。 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钟陶行 周国亮 高炎飞 贺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