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禁毒宣传日文艺汇演中,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在表演太极。通讯员 应伟建 摄 |
从戒毒所里出来,如果再接触原来的圈子,不少戒毒人员往往就会走上复吸之路,很难真正回归社会。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为此积极探索,创新戒毒工作社会化,加强戒毒出所人员与社会就业康复对接,6月21日上午,在奉化市凌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全省首家戒毒人员就业康复基地。 记 者 张贻富 通讯员 张 雷 王超蕾 “戒毒明星”的曲折回归路 “我曾和许多出所人员一样,在吸毒路上陷得很深,戒了又吸,吸了又戒,身体消瘦形容枯槁,家产挥霍一空,7年4进戒毒所。所以,你们的痛苦我了解,只要你们有决心和毅力,不言放弃,就一定能摆脱毒魔,等你们戒了毒,也会像我一样挺起腰板做人……”说这番话的正是奉化市凌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沈国军,也是他人口中的“戒毒明星”。 今年51岁的沈国军出生在奉化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之后回家务农,从小头脑活络的他后来开过饭店,开过出租车,在当地村民中间小有名气。但是慢慢的,口袋里的钱多起来之后,各种“朋友”也多了起来。 1996年初夏的一次朋友聚会上,抱着好奇心,沈国军尝试了几口“白粉”(海洛因)。“这次尝试的感觉并不好,只感到恶心想吐。”沈国军说,跟这些朋友待的时间久了,第二次、第三次吸毒之后,他开始感到像在云雾里一样轻飘飘的,再也离不开了。 成瘾之后,沈国军没了开饭店的心思,生意也垮掉了,没钱买毒品就四处借钱。久而久之,亲朋好友知道他在干什么了,也不愿意借给他钱,像避瘟神一样不肯见他。他也想过自己戒毒,把自己关在出租房几天几夜不出门,但他圈子里都是贩毒和吸毒的人,他终归无法摆脱毒品的诱惑。 1999年6月,沈国军成为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成立后的第一批戒毒学员。在戒毒所里,他配合戒毒治疗,表示出所后再也不吸了。可是出所后没几天,饭店刚开张,过去吸毒的朋友就找上门来了,一来二去又复吸了。此后,他反反复复进入戒毒所,直到2006年12月,他出所后找到戒毒所主任王剑跃说:“吸毒是一条不归路,这条复吸路我千万不能再走下去了。” 多方帮扶,他成功创业 戒毒难,戒断毒瘾难上难。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最后一次走出戒毒所后,沈国军遇到生命中的几个“贵人”:村书记戴建平、妻子方迷凤、农林局局长王荣定、市关工委陈菊月、戒毒所所长朱情孝,是他们将他彻底拉出了毒品的泥潭。 戴建平动员村干部腾出办公室二间房子给他居住,做好村民工作把田地租给他办合作社。2008年,在各方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支持下,沈国军租田200亩,投资300余万元,创办奉化市山岭蔬果专业合作社,日产蔬果2500公斤,销往宁波、奉化超市、菜市场和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成为名副其实的宁波市蔬果产销大户,被宁波、奉化市政府命名为菜篮子商品基地。当年,他又成立奉化市凌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农副产品互联网+市场的新型企业。他说公司取名“凌晨”,寓意“太阳再次升起,一切重新开始。” 方迷凤选择2009年“6.26”国际禁毒日与他举行婚礼,约法三章:不吸毒、办农场、回报社会。王荣定请来最好农技师指导他种蔬菜,帮他打响农业精品园品牌。陈菊月在他的蔬果合作社建立市关工委阳光关爱基地。朱情孝任戒毒所所长,用沈国军这个典型鼓励在所戒毒学员。在这么多人的帮助下,沈国军的凌晨公司越办越好,还收获了一家三口的幸福。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多次请沈国军回“家”现身说法,还组织戒毒康复人员到沈国军的蔬果基地体验劳动。许多出所人员及他们的父母慕名通过电话或由父母陪同前往沈国军处取经,要求到其公司边工作、边康复。 戒毒人员的就业康复基地 沈国军没有忘记与妻子的约定,积极回报社会,用亲身经历来挽救“失足者”。而他的凌晨公司,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戒毒人员的就业康复基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多名戒毒所的学员先后来到沈国军的公司开心农场劳动体验,先后有10多名出所人员进行了就业康复。其中,身世坎坷的孤儿小蒋负责农副产品配送菜单的统计、发放工作已近3年,大男孩小俞负责电脑开单和产品资料入库工作,刚满18周岁的小毛则干起了蔬果农药残留检测和公司内务工作,其他康复人员根据各自特长,每人也都有合适的岗位。 据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朱情孝介绍,从全国戒毒康复中心运行情况看,像沈国军戒毒创业成功后愿意安置出所人员就业康复还是第一个。戒毒所因势利导,在他的公司挂牌成立戒毒人员就业康复基地,把就业康复基地办成出所人员的就业基地,禁毒教育的示范基地,戒毒学员学习、劳动的体验基地,戒毒出所人员受教育的活动中心。 “沈国军从前是一个吸毒者,现在他是一个成功的戒毒者、农业科技的创业者、禁毒教育的志愿者、爱心回馈社会的践行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教育性、示范性。”朱情孝说,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后,部分人员无业可就,放任在社会上与原来的吸毒圈发生关系,易走上复吸的道路。 探索完善新的戒毒措施 目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已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戒毒措施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为此积极创新戒毒工作社会化,加强戒毒出所人员与社会就业康复对接。在充分的调研和试行后,他们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做法,选派工作人员专人管理,装修就业康复人员活动室、宿舍,制定就业康复人员相关守则和工作制度,在沈国军的凌晨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了戒毒人员就业康复基地。 “这在全省尚属首家。”朱情孝说,戒毒所开办出所人员就业康复基地,是国家禁毒委、发改委、公安部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要求,是戒毒所“两基础四深化”工作的要求,是创新戒毒所工作与社会化接轨的要求,是部分出所人员及其家属的愿望。这种做法,也方便戒毒所对出所人员跟踪管理教育治疗康复,有利于提升出所人员的就业率、康复率、戒断率。“我们办出所人员就业康复基地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实事,一定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做实,把这个基地办成全国禁毒工作的‘宁波典型’。” 在当天的挂牌仪式上,沈国军也表示,“我要担当起这个责任,让来这里的就业康复人员有工做、有钱拿、有吃、住和学习、活动的场所,不让毒品进公司、进基地,真正做到拒绝毒品,珍惜康复。我有信心、有决心当好一名禁毒志愿者,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把出所人员就业康复基地办出特色,办出效益,让社会各界人士知道毒品是可怕的、吸毒是可戒的,我们也能做常人能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