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乐骁立)近年来,不少企业反映成本高、日子难过,税费成本、人工和原材料成本、水电气等要素价格成本成了宁波企业身上的“三座大山”。为了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我市在年初推行了“35条措施”,打出一套涉及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率、财务成本、要素价格和物流成本的降本减负“组合拳”。 近期,市统计局通过12340社情民意调查热线对全市2153家企业开展了宁波市降本减负企业满意度电话调查,以检验这套“组合拳”的效果,结果显示超六成受访企业满意降本减负成效。 从总体上看,受访企业评价良好,有63.6%的企业对减负成效表示满意,26.9%的企业表示成效一般,只有3.9%和5.6%的企业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分行业看,房地产企业对降本减负政策评价最高,满意度为80.9分,其余行业均在80分以下,其中工业最低,为75.1分,其他行业依次为服务业78.7分、住宿餐饮业78.0分、批发零售业77.4分、建筑业76.1分。 在各项成本负担中,税费成本被企业认为是最应该调整削减的负担,选择比例高达66.2%。宁波华天投资股份公司从事的是服务业,其财务总监傅女士认为导致成本降不下去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税费太高外,减负政策的力度还不够大,各种评估、认证、检测项目也太多。要使企业真正降本减负,政府应当更多地让利于企。 此外,还有27.5%的企业表示,“基层办事部门不作为,政策落实不力”也是企业成本降不下去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