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爸妈渐渐老去,当投资花样越来越多

你不妨尝试成为父母的“理财师”

保持沟通收获信任,可能比收益更重要

金融产品投诉变化情况显示新兴投资渠道投诉量明显上升。据一财

  每一次出现投资理财纠纷,最“受伤”的往往就是我们的长辈。

  上月发布的《2016中国金融产品投诉数据报告》显示,在新浪金融曝光台收集的2000多份案例中,传统金融机构投诉量略有下降,但销售误导问题仍较突出,以互联网金融、大宗商品交易为代表的新兴投资渠道投诉量明显上升,易引起风险问题。

  市面上的确有许多理财产品对长辈们来说是陌生事物。因此作为子女,不妨尝试成为父母的“理财师”,适度帮助他们管好钱袋子,让他们能更轻松地安享生活。记者 周静 顾嘉懿 徐文燕 

  关键词

  诱 惑

  父母的理财生活没有想像得那么平静

  胡春霖 女 36岁

  我爸爸妈妈住在小镇上,两口子的经济大权一直由我妈执掌。退休前,她一不会炒股,二不相信基金,最大的投资活动也就是去银行排队买买国债。

  退休后,他们手头慢慢宽裕起来,这才开始真正有了投资意识。

  “我有你说的那么好骗么?”

  前些年,小镇上不少人买了投资连结险,我妈动了心思,还专门打电话问我:“听说可以有四十五的回报,我去买点好吗?”她说身边已经有小姐妹拿了买断工龄的钱买了投连险。

  “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回报,就算第一年给你,以后能持续吗?”我想想觉得不对,赶紧制止了她。唠叨过一阵子,她也就不提这个事了。过了好久,她才告诉我说,那个小姐妹后来想退保,连本金都不能全部拿回来,亏死了。

  这两年,回老家的时候又听我妈在嘀咕,这银行利息太低。又说小镇上有人来办讲座,有讲保健品的,有讲理财知识的。去听一次课可以领奖品,有时候是几个鸡蛋,有时候是一包挂面,还有糖、毛巾、油……去听的老头老太太可多了,还搞抽奖,抽到的人可以跟着去考察投资项目。

  我听后连忙说:“你可别去,这多半骗人的!”我妈白了我一眼,这么多人去听课,都是傻子吗?钱在我手里,我不给他们,难道还能抢我们?我有你说的那么好骗么?

  要说还是我爸有办法。他跟我妈说:你看那些人分什么面条肥皂,就跟我钓鱼一样,先撒把饵下去,把鱼儿哄在一处,总有上钩的。钓到一条,那些饵就值了!鱼都以为自己聪明,自己吃点饵,上钩的事情让别的鱼来做。都这么想,可不还有上钩的鱼嘛,人也是一样。这一比喻把我妈气乐了。

  事后我和她说,那些讲座骗的就是你们这样的老头老太太,拿点新名词糊弄下你们,再拿点小恩小惠,现场安排几个托,说这个好那个好,情绪一上来,叫你们掏钱就掏钱。她嘴上不说,但有时间还是去听讲座。

  回头我爸就跟我讲,我妈这是太空了。她不喜欢打麻将也不喜欢跳广场舞,讲座上老头老太多,聊天也有伴儿,又有业务员追着嘘寒问暖,她心里舒坦。据我爸侦察,上次老妈已经悄悄揣了一万块钱去了,还好又揣回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带太少,没买上产品。

  幸好没多久,我怀孕了,我妈经常跑来宁波照顾我。等孩子出生,我妈跑得更勤快了,完全没时间去搭理那些讲座了。

  介入后也让妈妈参与决策

  去年下半年,我妈突然红着眼睛跟我讲,小琴阿姨(她一个要好朋友)被骗走30多万元。“什么财富公司,原先说的好好的,突然就关门了,找谁去讨钱也不知道。可怜的小琴啊,都病倒了。攒这些体已攒了多少年,现在跟孩子都不敢说这个事。”又说我舅妈,听保健品讲座,被骗买了1万多块的保健品,等回过神来,人家都走了,吃也不敢吃,退也没地方退。

  然后她又期期艾艾地跟我讲,她之前有次去银行,本来就是转存一下存款的,被人劝说买了10万元理财产品,不知道会不会有事……

  跟我说这事之前,她已经有几个晚上担心得睡不着了。这时,我才发现这些年我妈的生活并不是我想像的那样平静。

  我去银行查了,还好她买的是一款45天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拿到钱,她的心才定下来。这次她主动说,这钱就放你那里,由你帮我打理。她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找个稳当点收益比存款高点的投资。

  我用我妈的名字在银行开了个白金理财卡,有一个专门的理财师对接,留的是我的电话和微信。每次有合适的理财产品了,理财师会通过电话或者微信向我推荐,我再转告我妈,虽然最终我妈还是会让我拿主意,但是这种互动,让她明显有了参与热情,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老太陆续把大部分钱转到这张卡上,估计把体已都拿出来了。我选择的理财产品风险是中偏低的,目前的收益率一般在4%到5%之间。

  我自己买理财产品,有收益了一般会选择红利再投资,不急于取现。但给我妈买的理财产品,到期一笔,我就会把收益取出来,用现金交给我妈。我原来是想着她平时太节省,这钱拿来让她花起来手松点儿。没想到老太太特高兴,连连说原来网上买理财产品也挺靠谱。

  关键词

  深 套

  帮父母把好投资安全这道关

  岑隆 38岁 男

  我的父母生活在农村,我从大学毕业到结婚生子,一直在城市,平时回家也不多。他们俩的积蓄是怎么处理的,我几乎不过问。在我印象里,他们的钱是属于压箱底的那种。要不是出了事,我无论都想不到,父母的钱会打“水漂”。

  说好的钱没有还回来

  两年前的一天,我爸给我打电话,说他借给村里一朋友的10万元要不回来了,让我想想办法,希望是找个律师打官司,把钱给要回来。那时,我才比较清楚地知道,他们平时是如何“钱生钱”的。

  在我们农村,借钱给亲朋好友,拿点利息,很平常。我爸说,之前他们也有借过几次给别人,一般都是2万元,年收益有10%,也有15%的。时间到了,连本带息能都准时收到,而且又是熟人介绍,他们觉得很靠谱。一次,我爸一朋友跟我爸说,他朋友在做一家企业,有个很好的项目,公司要扩大,资金不够,现在集资,年利有20%。之前,我爸通过这一朋友介绍,也借出过一些钱,没出过什么事,就答应出个10万元,说好一年后连本带利一起还的。

  但是,这次就没那么好运了。时间到了,该来的钱没有来,村里渐渐有风声传来,说那个老板已经跑了。我爸问他朋友,他朋友比他还焦急,因为他投的钱比我爸还多。我爸妈一下就蔫了,茶饭不思,我妈还为此生病。

  这事慢慢过去之后,他们兜里还剩的那点积蓄又开始找出路。去年年初以后,股票行情不错,我爸也心动,去年4月份他们开户,一开始是赚了点钱的,后来就追加几万元,可是6月以后跌得他们都傻眼了,股票深套。

  接手账户,稳中求胜

  连续几次的“投资失利”,真是把他们打垮了。我意识到,既然自己有了一定的理财知识,就该帮助他们把好投资关。

  人家跑路了,钱拿不回来也没有办法。但是,股市是一种投资,还是要靠良好的心态和持久恒心的。那时候,股票是涨少跌多,像我这样心态还算不错的中年人都有些受不了,何况像我父母这样60多岁的老人。

  在股市深套之后,看着天天绿色的大盘,我爸就跟我说要把股票割了,他担心要是再不拿出来,怕是到时连个零头都没有。那时候,我一天好几个电话跟他们说,不要看盘了,该干嘛干嘛去,他们就是不听,戴着老花镜天天盯着,一天下来,经常是一大堆牢骚。最后,我主动跟他们说,账户由我来操作,并跟他们说,我会尽量慢慢地把亏损给降下来。之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的大半年时间里,我通过打新股,适当控制股票数量做差价,差不多把之前他们亏的钱给补回来了。

  回过头来看看,像我父母这样没有太多理财渠道和经验的人,真的很容易中招。他们也不适合做股票:一,股市沉沉浮浮很正常,没有一个好心态是做不好股票的。二,股市需要长久的坚持,像我父亲这样,股票行情好,听人一说,就撞进来。几个下跌,又熬不住,要割肉,不亏才怪。现在,我跟父母商量好了,股票里的钱暂由我打理,有合适的时机再拿出来。

  建行宁波市分行国际金融理财师许君波点评:

  俗话说:你盯着财富公司的收益,财富公司盯着你的本金,所以高收益的背后常常隐藏着高风险。而在农村,朋友亲戚之间借钱也比较常见,收益高达20%,其实也有点类似现在的P2P财富公司,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不建议老年人进行投资。

  一般60岁以上的老年人,60%左右的资金投资稳健的产品较合适,如:国债、银行存款、保本基金、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等。其他40%左右的资金可以配点黄金、基金、结构性理财或定增类理财产品等。

  别选择高收益但不靠谱的公司进行投资,如果现在已经发生了投资,请尽快撤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