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警界视点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用党的宗旨践行宁波公安精神:

“忠诚、奉献、卓越”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市公安机关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警周刊》从公安队伍中挑选了三位1995年入党的老民警,看看他们在这些年中,如何紧跟时代步伐,立足岗位特点,以个人实际行动争做党章党规党纪的忠实践行者和传播者,成为社区群众的贴心人和守护神。

  记 者 张贻富

  通讯员 林 俊

  朱君敏 高炎飞

  刘志军

  “忠诚、奉献、卓越”

  46岁的刘志军是江西南城县人,1991年入伍,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哨兵、修过雷达、守过海岛。丰富的从军经历,练就了他过硬的素质,转业分配至江东公安分局百丈路派出所后从事过治安、刑侦工作,2012年3月到七塔社区任社区民警至今,先后因工作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10次。

  从警以来,刘志军始终用党的宗旨践行着“忠诚、奉献、卓越”的宁波公安精神。他干过治安,喜欢钻研犯罪规律和发案情况;他干过刑侦,边学边干,利用聊天软件成功破获盗窃沿街店面贵重物品案件,并被中央电视台法治栏目报道。

  2012年3月,他到七塔、后塘社区担任社区民警。在网络兴起的大背景下,他注重宣传方式的转变,紧跟时代潮流,利用手机微信自编安全知识或者转发宣传常识,利用网络开展对诈骗、防盗、防火,防事故安全等日常安全知识的宣传。

  他每周组织党员群众、社区社工、墙门组长、物业保安队长等人员组成义务巡逻队,在小区大街小巷进行不间断巡逻。他强化人口管理,及时准确掌握辖区人口动态,全面加强辖区安全防范。在他的努力下,2015年七塔辖区侵财型案件发案率全区最低。

  他根据社区工作的实际,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亲民为民,做百姓的贴心人,以民心所向为导引,以民众所需为动力,以心换心赢得社区群众的拥爱,被辖区居民称为“好人老刘”。在近8年的从警生涯里,他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警服当做荣誉,把百姓当做亲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成为社区群众喜欢的一个特殊的好邻居、好居民。

  顾松芳

  平凡的岗位书写精彩人生

  在部队期间,他当过连长,2006年转业后,他成为慈溪市公安局观海卫中心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专职“110”巡逻接处警,因工作勤恳,热心为民,辖区群众和单位同事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顾”,他先后被评为慈溪市优秀共产党员,宁波市公安机关“110接处警能手”、优秀人民警察,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

  观海卫派出所“110”接处警每天能要接到几十起报警、求助信息。这些报警、求助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有赖于接处警的速度、水平和能力。每天早晨7点多,老顾都会提前来到派出所,对110警车的装备进行检查核实,和同事做好警情交接。接着,他检查并佩带上随身装备,静候听命,随时准备奔赴前方。

  观海卫镇地域广,人口多,但老顾对辖区的各条主要干道、村落小道和公共建筑位置已是了如指掌,一个警情出现,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处理,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110”就在身边。

  今年2月,老顾接到一起报警,一名女士钱包不见了,内有为患癌症的丈夫住院动手术用的29000元钱,失主心急如焚。接警后,他马上和同事开展排摸走访,在丢失的地点寻访和视频追踪查找,经过7个多小时的连续查访后终于帮助她找回了丢失的救命钱。

  老顾在执行任务时总能保持头脑冷静,身手敏捷。2013年8月份的一天,观海卫镇某商场楼上有人因为感情纠纷欲跳楼。老顾接到指令后立即出警到达现场,看到一名30多岁的女子站在顶楼平台上,情绪激动。他连忙上到顶楼,见那女子立在半米宽的平台护边上,稍一摇摆就可能朝外跌下楼去。

  他迅速观察环境,判断情势,镇定地把身上的保护带拴在平台紧固处,一面用语言安抚女子,一面一步步走向女子,最后也站到了平台护边上,在距离女子1米多远处停住,用语言劝解、宽慰,沟通了10多分钟。就在女子情绪稍为平稳、迟疑沉思的刹那间,他迅速上前,一把女子拉到平台上,随后到来的消防、保安一涌而上按住女子,把她架下了顶楼。

  派出所的同事们这样评价老顾:闲不住、很热心。单位水、电等后勤设施出现故障,他不声不响动手修复了;哪位同事需要帮忙,他二话没说全力相助;那年派出所新建办公楼,电脑移机、电话安装等杂务,他用以前部队所学全部搞定。

  王绍龙

  社区群众的贴心人和守护神

  44岁的王绍龙已经入党21年,从警也有9个年头了,现在是江北公安分局庄桥派出所的一名普通社区民警。他始终坚持以辖区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已累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想方设法积极主动为辖区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众家庭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长期坚持结对照顾单身孤寡老人姚大爷和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朱奶奶,成为社区群众的贴心人和守护神。

  62岁的朱奶奶因儿子多次吸毒被强制戒毒,思念心切,抑郁症越来越重,常常到社区吵闹,社区工作人员对她束手无策。王绍龙听后,主动帮助老人联系协调,然后顶着高温酷暑用私家车送老人到强制戒毒所探视儿子,王绍龙的热心让一直对别人存有戒心的朱奶奶感动不已。

  前年10月,朱奶奶的儿子管某戒毒期满回到家,王绍龙为挽救这个破碎的家,主动关怀,每个星期上门当面了解其近期生活、身体等多方面情况,互留手机、家庭座机号码,确保通讯畅通,并帮助他拒绝“毒友”,净化生活环境。

  同时,及时建立家人监护和常态化尿样监测,要求朱奶奶加强对他进行24小时家庭监护及关爱行动,要求他每10天到警务室进行尿样检测,还会同社区工作人员鼓励管某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强身健体,帮扶他逐步走上正常生活轨道,也较大地平复了朱奶奶那颗焦虑的心。

  为了保护群众安全,王绍龙还常常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去年3月20日上午8点左右,庄桥街道某社区有人因琐事纠纷拿刀伤人。作为社区责任民警,王绍龙主动请缨,2次孤身一人前往与嫌疑人对话,规劝其放弃犯罪活动,一边安抚嫌疑人情绪,一边认真观察现场布局。在上楼为嫌疑人送矿泉水过程中,他趁着嫌疑人放松警惕,与增援警力一起合力将其制服。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