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民营经济·市场监管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1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二沙龙”首次进入企业,接地气探讨“管理”

企业要打“文化”牌

  周二沙龙走进音王集团,论道企业管理。 通讯员 霍丁魁 摄

  企业管理中多多少少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培训课听了不少,甚至请咨询老师来自己的企业进行手把手辅导,为何还是问题依旧?花巨资引进的先进管理方法,为何大多数流于形式?天天谈执行力,谈了这么多年,为何还是执行不力?

  带着这些问题,由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支持,由市民企协会、市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校企通)组织的第16期“周二沙龙”,第一次深入企业———音王集团,邀请全国首创全新系列观点《粉碎执行力》专家杨家贵和宁波中小企业家,一起探讨如何通过结合中国文化和企业现状突破管理知识架构,推进企业管理正常运行。

  通讯员 陈薇娜

  企业管理:文化治理是企业管理的新高度

  制造业企业肯定不陌生“KPI”一词,为了提升生产效率,设计了各种考核办法。“音王集团的上班打卡制度,体现了制度管理,也有KPI考核。”音王集团副总方斌坦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员工开着私家车上班,从开车这件小事,就考验起企业的文化治理。”

  在80后、90后年轻人成为就业市场主力后,企业管理遇到新问题:新员工的月薪也就三四千元,却开着名车、豪车上班,如果仍以金钱的奖惩去控制员工的行为,效果微乎其微。“甚至有员工认为扣了钱,他已经为错误买了单,再犯相同的错误理直气壮。”宁波公益培训师联盟副理事长、资深培训师朱颖华补充道。

  企业如何与时俱进地规范员工呢?本次周二沙龙上,方斌与杨家贵老师一致认同“文治”———也就说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每周会有一天,7点半开始全体员工背诵《弟子规》。”方斌介绍说。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就拿音王的午餐时间来说,上千人在各班组长带领下,井然有序地就餐,气氛十分融洽;音王员工在向参观者介绍企业产品、发展历程时展现的自豪感,又何尝不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呢?

  首创全新系列观点《粉碎执行力》的专家杨家贵,深入研究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提出了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他认为,文化治理是企业管理的新高度。“很多人都说,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老板文化。这是有道理的。企业家的素养影响了企业发展轨迹,因此,企业家要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素养。”

  企业发展:培养适合新经济趋势下的人才

  宁波是制造业、外贸业为主的城市,“宁波不少企业草根起步,传统的商帮文化让宁波企业家商业敏感度高,同时又有冒险、诚信、合作等精神。”宁波长城战略副总经理吴志鹏分析说,“但是,宁波职业经理人的素质明显要比其他城市低。”

  叁言咨询创始人严吉德,从一位长期从事外贸工作的职业经理人转行从事咨询公司。“传统的外贸企业主要是贴牌、代加工,缺少与顾客的直接沟通。中国人力成本增加后,加工制造的优势逐步被墨西哥、缅甸、老挝、印度等国家取代,怎样提升竞争力呢?”严吉德根据自己的多年经验提出,“宁波缺少市场、品牌建设型人才。我们希望通过运用大数据,对消费者、渠道进行分析,为外贸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新经济形势下,传统企业如何转型?方斌认为需要新思维人才,“传统企业讲究‘圈子’,很多企业家通过参加一次活动、结交几个朋友,或许生意就成了。但是,新经济形势下,企业更需要会研判发展趋势、采用新模式思维的人才。这也是公益培训师联盟未来培养人才的重要趋势。”

  企业管理方法很多,没有一种固定的判断标准。只要能为企业发展服务,“不管白猫黑猫都是好猫”。但是,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而企业的文化治理,是影响人才去留无形的力量之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