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2026年到期票息2.74%国债收益率跌破2.7%报2.6975%,创2009年1月9日以来新低。 不论你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理财收益率下滑已成大势。可以很好说明这一点的是,被称为“最后避风港”的国债正在下调收益率。 市民该如何守住钱袋子? 记者 张波 国债收益率创新低 8月3日,财政部发行了350亿元10年期人民币国债,发行利率为2.74%,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7月22日,财政部发行了30年期人民币国债,发行利率为3.4258%,为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昨日,2016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储蓄国债开始发售,据了解,本次国债包括3年期、5年期两个品种,最大发行总额400亿元。其中,第七期国债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3.8%,最大发行额200亿元;第八期国债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4.17%,最大发行额200亿元。 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至7月,储蓄国债已连续降息,其中3年期国债降了2次,利率进入“3时代”,而5年期国债则连续3次降息。3年期国债利率已从年初的4.0%降至3.8%,5年期国债利率则从年初的4.42%降至4.17%。 以购买10万元5年期国债为例,4月购买的市民每年可获得利息4420元,8月购买的利息为4170元,相差250元。5年累计下来,相差1250元。 购买热情依然不减 股市不温不火,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又持续下跌,时下,可供市民选择的具备较高稳定收益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少。享有“金边债券”美称的储蓄国债自然受到市民热捧,乃至每个月的10日被投资者戏称为“国债秒杀日”。 昨日,2016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储蓄国债如约而至,依然受到市民抢购。截至下午3点,5年期国债已售罄,3年期国债还有少量可售。 事实上,国债受宠自今年3月首期国债开卖时就表现出来了。每月的储蓄国债发售日,部分银行网点总是出现排队抢购的景象,而且,不少早早排队的市民也只能空手而归。多数时候储蓄国债特别是5年期国债都是不到半个小时就售罄。 不仅国内投资者如此,在近一个月来全球主要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纷纷创出新低的背景下,收益率下滑相对滞后的中国债券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也明显提高。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境外机构已连续第9个月增持中国国债,7月环比增加约36.5亿元至3218.73亿元,年初至今增加近30%。 如何守好你的钱袋子 理财专家指出,国债收益的下调,标志着国内“无风险收益率”的进一步下降,预计未来无风险理财收益率将全线走低。如果市民手头有闲置资金,最好尽早规划找到好去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投资者如何保护钱袋子? 理财专家表示,随着居民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展,股市、国债、黄金、保险等投资市场气氛比较活跃,加上互联网金融行业强势崛起,未来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将是投资理财的主旋律。建议市民在做资产配置时,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力和资金的长短期规划入手,在权益类产品(如股票、偏股基金、贵金属等)和固定收益类产品(如银行理财产品、债券等)适度分配资金。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投资者耳熟能详的投资理念,这一理念就是用简单的道理来说明投资组合应当涵盖不同风险和回报的资产,从而有助于减轻投资组合的波动。稳健无疑是理财的重中之重。 业内人士表示,高风险偏好者中长线可关注业绩优良的股票或者偏股型基金。低风险偏好者可从两个方面选购理财产品,一方面在银行理财类产品中适度关注保险类理财、节日特殊理财和外币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可适当关注国债、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固定收益类产品 黄金是风险资产的避风港,同时也是抵御国家信用风险的资产,与国债功能互补。特别是预期黄金价格看涨时,可以提高配置。投资方式可选择一次性购入或定投。另外,保险理财的部分品种收益仍然较高,可部分参与,考虑到资金流动性,保险理财应当适当合理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