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天处暑,本周高温缓解

周末我市将受弱冷空气和台风外围环流影响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从今天开始,我市的高温将得到缓解。昨天,市区最高气温35.2℃,而今天至周五的最高气温在32℃至34℃之间。本周末,由于受到弱冷空气和10号台风“狮子山”的外围影响,我市最高气温将降至29℃至31℃。

  记者 林伟

  今起气温开始走低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气象专家指出,气温走低是处暑节气的一个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小露锋芒。

  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又会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阵秋雨一阵凉”之说。

  要防“秋燥”“秋乏”

  处暑节气最大的天气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开始加大。这一点相信很多市民已经感受到了,虽然白天人体感觉还是闷热,但晚上出去散步,就会发现吹在身上的已经不再是热风。

  夏秋之交,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

  处暑后还有一个明显的气候特点,就是天气开始变得干燥。很多人早晨起床时会感觉嗓子发干等,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同时,很多人还会有疲惫感,即“秋乏”。

  为防“秋燥”“秋乏”,大家要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起居作息相应调整,尽量早睡早起;饮食清淡,适当做些有氧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所谓的“秋老虎”。

  周末还要降温

  据市气象台预测,本周我市多云为主,高温缓解。昨天,我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最高气温略超35℃高温线。今天起,副高减弱,地面多吹东北风,多云为主,气温有所下降,最高气温在32℃~34℃之间。其中,周二、周五、周六,我市部分地区有阵雨。

  此外,目前西北太平洋上有3个热带气旋活动,其中9号“圆规”和11号“蒲公英”对我国无影响,10号台风“狮子山”短期内也对我国无影响,但后期由于路径西移逐渐靠近东海,将对东海渔场造成一定影响。

  尤其在本周末,“狮子山”同一股弱冷空气结合影响,将给我市沿海海面带来一次7至9级偏北大风过程,并使我市气温继续下降,最高气温在29℃~31℃之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